这可是我的文章!转载要标明[转自liyijie]!!!! 衣:一定要带上足够凉快的T恤和短裤,最好带一件薄外套,因为下完雨后会有点凉,拖鞋是一定要准备的,可以随时与旅游鞋换着穿,不过如果和我一样是雨季去的穿凉鞋就行了。雨伞就不用说了,绝对不能忘记,有防晒功能就更好了.防蚊水、防晒霜、防中暑药都是不可缺少的. 食:说到西双版纳的美食,顿时让我无比兴奋.傣味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酸酸辣辣,非常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朋友无意中发现了一家价廉物美口味地道的小餐馆,就在曼听公园旁边的一条小巷子,一个武术学校对面,叫“傣味居”.价位算是很低的,但是东西都做得很厚道,尤其是小米辣炒牛肉、辣蟹喃咪、柠檬凉粉、酸笋煮鱼,最棒的是舂干巴,香酥可口,但可惜的是我没去啊!!!.西双版纳的烧烤业非常发达,最有名的当然是金沙滩,可以享受到规模庞大的万人烧烤,还有大曼么也很有名.强烈推荐菠萝米饭、包烧牛肉、烤猪脸、包烤腌鸡脚筋、火烧干巴、烤鸡、香茅草烤鱼、香茅草烤排骨、包烤猪脑、炸牛皮,西双版纳的冷饮接近缅甸口味,推荐下午乘凉的时候去尝一尝,景洪有几家很出名的泰国餐厅,杰姆斯餐厅、美美咖啡、湄公河餐厅,外国人很多,因为许多专业的旅行书上都有推荐,我个人觉得口味一般,情调还不错.热带的水果也很吸引人,尤其是橄榄坝的菠萝,香甜汁多,所以蒸出来的菠萝饭也味道奇佳.景洪街道上卖的青芒果,用辣椒拌一拌,芒果的清香四溢,一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包,推荐喜欢吃酸的朋友尝一尝. 行:西双版纳的景点很多,但是尤其时间和交通原因,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太远的地方,但是那些地方才是经典的去处,例如曼飞龙佛塔、勐腊的望天树空中走廊等.打洛没有必要去,边境地区治安很乱,而且没什么看头.基诺山寨很穷,恐怕一般游客都不会感兴趣.我还是随大流去了一些热门的景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学生证,一定要带上,所有景点都可以打折, 曼听公园:每天晚20:10—22:10(夏令时间)19:40—21:40(冬令时间)会有歌舞篝火晚会“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有贵宾票280元,甲票160元,乙票120元,很棒的表演,在此之前会有自助餐,建议买甲票,可以吃到比乙票更多的小吃,味道还不错!而且歌舞表演时的座位会更好! 热带植物园:从橄榄坝搭勐腊的车就可以到勐仑,6点后就没有车了,热带植物园就在勐仑市区可以步行前往.门票60元,感觉很值得,可以玩一整天,风景不错,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慢慢逛. 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有一个主打节目:“天天欢度泼水节”。每天下午,游客可以换上傣族服饰,由100名傣族小卜哨陪同泼水。这个活动真是有创意,将每年只有傣历新年才狂欢三天的泼水变成天天近一个小时的民俗参与活动,让无论是什么时候来的游客都不再有遗憾。园内的环境很好,一步一景,到处都可以拍照. 园内! 泼水节!! 神秘·爱尼古寨:这里居住着中、缅、老边境的原始人群,如:克木人,老品人,八甲人等;也有被称做“最古老的民族”的缅甸长颈族和大耳朵族:还有属于布朗族、哈尼族支系的曼咪人、补过人和排角人。在他们当中不乏有上刀山下火海的勇士、食树皮树叶的女人,有树冠上筑巢的“鸟人”,也有居于溪水旁的黑齿老人,很值得一看! 西双版纳有绚丽多姿的风光,更有令人心驰神往的傣族风味美食。傣族人喜欢吃糯食,因此,用糯米做的黄米饭、年糕、糯米粑粑、米干、米线等食品,都颇有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散发香味、像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一端的竹节中挖一个孔,把洗过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后用竹叶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后,竹筒就会自然爆裂,里面的香竹饭也就熟了。这时,你只要掰开竹片就能见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香膜紧粘在糯米饭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肠”展现在眼前,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 说起傣家菜肴,更会让你垂涎欲滴。烧鱼、烧竹鼠,猪肉、牛肉剁生,包蒸脑花、酸牛皮,烧苦笋,炸蜂儿,炸蛐蛐,炸知了,炸青苔等,不胜枚举。做烧鱼,先要去鳞挖腮,然后洗干净,再从鱼背上开刀把鱼剖成一片,把肚杂拿去,把芫荽、葱、姜、蒜、辣椒等佐料切碎加盐,再同洗干净的香茅草叶一起放入鱼腹,将鱼合拢,用两、三片洗干净的香茅草叶捆紧,然后用竹片夹紧,放在火炭上烧烤,烤至七、八成熟,再抹上猪油,再继续烤一会儿,鱼就做好了。此时的鱼,香味浓郁,又脆又辣,就着一点自制的腌菜,抓上一团喷香的糯米饭,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苦笋是傣族人最爱吃的一种素菜。吃苦笋最讲究佐料,人们称这种佐料为“南秘”。可以用鱼、虾、螃蟹制作而成,比较简单,最普遍的是用西红柿制作的南秘。吃的时候只要拿烧好的苦笋蘸上“南秘”即可食用。这时的苦笋是又苦又香,又辣又酸,主味是苦,但傣族人吃笋很特殊,他们是越苦越爱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