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角山随想 |
[游记]龙角山随想 |
2008-05-22 sina.com.cn |
龙角山,即使在瑞金的版图上,都只能算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激,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菩萨蛮●大柏地》,使瑞金大柏地举世闻名,而置身于大柏地乡区域内、依傍着昌厦国道的龙角山却名声不噪,静没在武夷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可是龙角山,它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啊!500多名红军志士及其家属的英灵凝聚成山魂,于无声处蕴惊雷呀。 笔者曾经因游览一个天然藤园,去过大柏地,可惜没能得机会参拜龙角山的无名烈士碑。还是瑞金的文友、也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讲的故事,让我数番神游这座非同寻常的灵山。1934年11月10日,红军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依依惜别于都河、中央苏维埃政府把政权绑在铁脚板迈步长征不到一个月,返乡的瑞金土豪劣绅就急不可待地疯狂报复,朝着中央苏区的心脏挥舞屠刀。刹时间解放区晴朗的天空阴云密布,日月无辉。龙角山青山秀水变为秘密屠场,500多名红军与家属的血肉之躯化为烈鬼冤魂。有的红军家庭被斩尽杀绝,惨烈之状,令龙角山龙首低垂、龙啸哀咽。回忆彼时彼景,至今依然叫人惊心动魄。而从那一天起,龙角山便成了让善良和正义悲愤、邪恶和暴力胆战心惊之所在。有关龙角山的传说也不断衍生而延绵,给龙角山笼罩了一层神秘奇幻的面纱。比如有一个传说,就叫我不能释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人为剿灭赣南苏区红色政权,加紧修筑公路。当公路修至瑞金境内东北角的龙角山地段时,怪事出现了:即使采用高强度爆破力的炸药、选调技艺最精悍的施工人员,也只能使赤色山崖表皮飞起零星碎片。屡试屡败,心急如焚的敌监工只好爬上龙角山上的龙雾庵求神拜佛。和尚沉吟片刻,缓缓而道:这里冤魂纠结,天地动容鬼神泣,要感化那些屈死的英豪,必须用36条公狗、36只雄鸡之血挥洒岩石,方能请得山石让路。敌监工虽然心存疑窦,无奈中只有一试。果然。誰知,路基又砌不成了。边砌边塌。又是和尚指点迷津:这是一座鬼山哪!你们持强凌弱,滥杀无辜几百人。仇恨已是满山遍野,只有血和血才能交融、心和心才能沟通啊。阿弥佗佛!敌监工似有所悟,只见他扬手挥刀,刀落处血滴如珠。看得工地上数百号士兵目瞪口呆,旋即纷纷效仿上司之举,一时间,殷红的鲜血从条条手臂滴向浆砌路基的砖石…… 无法也无须去考证传说的真伪。然而传说代表了一种民意,是民心好恶取舍的印证。龙角山,虽说至今没有修陵园、立宏碑、塑雕像,但并不防碍老百姓把追思崇敬与、哀思铭誌于心。在老百姓眼中,龙角山已然成为一座红军山。每年清明,祭奠者络绎不绝,悲恸之声憾天动地,缅怀之情萦绕山梁。口碑是最好的传媒。为了给英烈留有一方安息的静地,为了尊敬后人的拜谒与瞻仰,世纪之交修筑的昌厦公路因此迂避50米。而一座气势恢宏的烈士陵园也有望日后耸立于这座圣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3531010004n1.html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