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强年画博物馆 |
[游记]武强年画博物馆 |
2008-02-10 kuailv.com |
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1985年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年画专业博物馆。它坐落在华北平原沧石路边的武强县城,馆舍古朴典雅,富有传统民族特色。既是年画之乡的特征,又是展示、研究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殿堂。是河北省和衡水市命名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强,1993年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会址就设在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强年画博 物馆是目前我国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占地总面积2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500平方米,共有9个展厅和两个画廊,还有传统工艺复原展示车间和民间工艺品服务部。馆藏明清以来历代年画精品3788件。陈列分四部分:①武强年画的历史沿革;②武强年画的传统艺术风格及特点;③武强年画的传统工艺;④武强年画的传统经营。陈列以原作件为主,兼有复原陈列,形式多样,达到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政治、传统陈列与现代技术的协调统一。整个陈列新颖别致,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有较强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开馆以来,深受国内外专家和参观者的好评。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武强年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宋元以来,勤劳智慧的武强人民创作出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年画艺术用品。从农事耕作、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名人轶事、时事政治、历史变革等多角度,将淳朴民风、爱国热情、民族自强精神寓于年画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观赏的整个过程,武强年画不但是反映中国农耕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又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爱国主义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这些形象生动、直观、思想性强的年画资料正是对青少年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教材,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反帝反封建、抗战救国、翻身解放、建立政权等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共计317件,如:反对鸦片侵略的《新排洋烟阵》;反映辛亥革命的《同盟军新立协约大会》、《大战滦州(辛亥起义)》、《大战天安门》;反映妇女解放习武报国的《女学堂演对图》、《女儿习武》等,这些丰富、翔实的艺术品,系统、生动、形象、直观的再现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御辱图强的爱国激情和革命斗争史。尤其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武强艺人同华北联大的革命师生、版画家们如江丰、古元、吴劳、莫朴、冯真等一起在辛集创建了“冀中年画研究社”。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现实生活和战争场面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年画,如《打日本救中国》、《参军图》、《娃娃戏·打老蒋》、《清算图》、《白毛女》、《胜利保障》、《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平签名》,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革命战争和政治斗争,曾被周扬誉为“中国美术运动史上的创举”。 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不仅为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更是广大青少年了解历史、认识今天,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建设现代化强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更好地发挥基地功能,博物馆坚持做到: (1)为国内外的美术院校免费提供学习、实习基地。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天津美院、河北师大等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来馆参观学习。 (2)利用重大节日进行教育。每年的六一、十一由县教文体局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及少年儿童来馆参观;每年的五一、五四由县工会、团县委组织青年工人、青年团员参观;七一由县直党委组织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九九重阳节由老干部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 (3)利用纪念日进行教育。每年的“九一八”、七七事变国耻日组织青少年参观,讲解员通过认真讲解“洋烟阵”、“德日两军大战青岛”等画面,阐述“贫穷受气、落后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焕发了广大青年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激情。1995年利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组织了6880名青少年用4天时间,分9个场次进行参观,收到较好效果。 (4)坚持每年组织“五新”人员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①组织新入党的新党员参观学习;②组织新入团的新团员参观学习;③组织新上岗的工人参观学习;④组织新入校的学生参观学习;⑤组织新入伍战士离家前参观博物馆。几年来,接待“五新”人员达5000余人次,收到理想效果。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爱岗敬业的自觉性。 武强年画博物馆 建馆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几年来先后接待日、美、加、法、德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国内观众38万余人次,1992年、1993年两年日本专家、艺术家青木茂、中村愿、河野夫等多次组团来我馆学习考察,组团人数最多时达28人。日本作家松谷美代子说:“这些年画有故事、有形象令人想得很多、很远、很神秘。中国 把民族艺术保存的这样完美是对人类的贡献。”1994年我们一次就接待了27个国家的36名大使馆官员专程来馆参观考察。给他们留下了美好印象。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夫人罗明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建成这样一个博物馆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把中国古老的民间文化介绍给西方国家,使中西文化进行了更好地交流。” 二是有60多家报刊和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美术星空》、《夕阳红》》、《中国旅游》、《中国风》、《走进科学》、《金土地》等栏目;河北电视台的《燕赵风情》、《经济观察》;天津电视台拍摄了《百姓过年》;日本广播协会中国总局《电视新闻》等栏目先后进行了报道。 三是1995年故宫建院70周年时我馆应邀进故宫展出,老将军李德生出席开幕式并剪彩。1997年赴日本参加国际民间艺术研讨会并举办展览。1998年春节应邀到中央美院举办展览。河北省民俗馆在陈列时专门开辟了武强年画厅。2000年8月18日应世界华人组织“中国会”的邀请在北京四川饭店举办展览并做现场表演,取得很好效果。1998年日本出版的《中国博物馆》特辑一书,介绍了中国56家博物馆,河北省和年画专业仅武强年画博物馆一家。 四是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如:王树村、薄松年、张道一、冯健男等先后来馆参观考察,他们看了陈列后感慨地说:“到武强年画博物馆参观,不亚于去敦煌朝圣。”曾五次来馆参观考察的日本民艺家三山陵女士评价说:“武强年画是中国年俗、民俗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多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尤其是省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文物局对博物馆基地建设和功能发挥极为重视,将其列为第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计划。省、市投资180万元,用于“完善陈列和改造展厅”。为充分用好这一投资,2000年5月24日省文物局、省建委等深入武强实地考察,协助博物馆反复论证,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扩建、改陈实施方案”。 扩建、改陈后的武强年画博物馆将成为我国年画专业最大、最具特色的年画收藏、研究、交流中心,同时,也是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场所。使更多青少年和广大参观者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为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335265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