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北邯郸游记—追寻战国的记忆—邯郸丛台—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河北邯郸游记—追寻战国的记忆—邯郸丛台—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在河北短暂的日子里,最让我怀恋并难以忘怀的就是邯郸丛台。一个清雪飘飞的日子,澳门回归的前一周,我去邯郸钢铁公司实习,带着崇敬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去拜访了邯郸丛台。 丛台原名灵武台,相传这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的。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连接非一,故名丛台。”大门古色古香,上书繁体的”丛台公园”四个大字。进入公园,稀疏飘摇的白雪中,隐隐约约的就可看到丛台在翠柏的枝头上时隐时现,极富美学价值。及至台前,但见一道宽阔登台长阶直通台上。丛台高7米,东西长60米,南北宽22米。沿台阶石缓缓登台,仰望高台上的团城高亭,威严之感顿生。进门壁上嵌有“滏水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大字。城头的垛口又让人有一种登上了长城的苍凉之感。 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向远眺望,丛台北面有一座赵王宫,又名武灵馆,是纪念赵武灵王的建筑。东有门楼,西有小湖,冰封的湖心有亭名望诸榭。室前的小亭为“回澜亭”,台面周围台墙镶嵌有许多石刻碑碣。台北建有“七贤祠”,祠内树立着赵国的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7位君子的彩色塑像。旁边有关于每个人事迹的介绍。 邯郸可以称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学步、黄粱一梦、狸猫换太子、负荆请罪等千古故事给这座城市提供了千古津津乐道的谈资。 燕赵不幸,自古战祸频仍。燕赵有幸,从来英雄辈出。清朝乾隆皇帝亲临这里深有感触,在这里留下了“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的诗句。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72766.html4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