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又称“奶奶顶”,位于涉县城西12公里的凤凰山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1450多年,它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计有房屋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全部建筑分山下、山上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各组建筑布局均依山就势,匠心独运,蕴涵了山川之钟秀与古建之精华,尤其以筑于峭壁之上,悬空而置的吊楼以及大面积的摩崖刻经最为珍贵,被誉为“河北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和“天下第一古经群”。 唐王山下古建筑群——朝元宫 朝元宫又名十方院,原名大悲准提庵,是山下古建群里最前面的一组建筑。它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O2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光绪十六年改名为朝元宫。“朝”和“元”是第一的意思,因它为山前首庙,所以叫“朝元宫”。 在宫里的天王殿,你一眼能看到过道中间的那座神像——大肚弥勒佛,一看到他,人们马上会想到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当您看到他这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再多的烦恼也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殿两边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曰——职风;广目天王摩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多文天王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他们掌“风调雨”之权,护国安民。对面的大乘殿,又名维那殿,是朝元宫的正殿。坐东北,朝西南。殿内正中供奉着主神维那神,她有很多的手和眼,俗称千手千眼佛。 据《高僧传》和《百太清观》记载,维那神是主管僧众庶务、威仪、纲纪的神圣,旧称“悦众”或“寺护”。在大佛两边有四位菩萨,一位是“文殊菩萨”。(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文殊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全称为“文殊师利”。略称文殊,是妙、吉详或妙、德的意思。)她以智慧知名,是智慧的像征。塑像多骑狮子。一位是普贤菩萨,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他的梵文音译是“三曼多跋捺罗”),他素以“行愿”著称。塑像多骑白象,他与文殊并称作为释迎的胁侍,一个传左,一个侍右。一位是地藏王,(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他的梵文译名是“乞*底蘖婆”,佛经说他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现身六道、救度天上以至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认为他像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故名地藏王)。还有一位白衣仙子,就是观世音菩萨了,因为她脚踏白莲,手持白钵,身着白衣,所以又叫白衣菩萨。她周身素白,象征纯洁无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