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罗山 2007-07-16 18:24:17 大中小 标签:家乡罗山吉尼斯天湖古酒灵山寺诸葛亮大肠汤油茶米面馍家庭 刚开开,第一次写,突然想到应该雪雪(说说)家乡,我家乡就是山.... 罗山,古称霸山, 是豫南一小县,这里民风古朴,风景秀丽。历史悠悠, 岁月流逝 。有多少人文掌故代代流传, 有多少时代沧桑得以沉淀, 罗山有很多值得津津乐道的东西, 且不说其境内曾出土殷朝时期的天湖古酒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酒, 被载于吉尼斯大全; 且不说境内灵山寺因 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三大奇观而声名远播,朱元璋也曾避祸于此,并亲题圣夀禪寺匾,被称为天下四大名寺之一;且不说这里养育了名相费懿,在诸葛亮死后励精图治,辅佐幼主,被传为美谈;且不说清朝治河能臣黎世序因治淮有功,逝后皇上恩准每百里建一道碑,直至故里,被后人敬仰……就拿吃的来说,罗山人好客,朋友来了,炖两罐汤,炒几个菜,再弄几牒凉菜,那份欢乐和舒展简直没法形容!罗山三绝,也与吃的有关…… 第一绝:大肠汤。大肠就是猪下水。罗山大肠做法简单,但吃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先把猪大肠洗净,再煮至七成熟,然后换水再炖,炖时可加胡椒、味精、精盐和精心配制的一些中药材,炖时还可与猪血、豆腐等一起炖,肉香四溢,闻之唾水啊!一碗猪大肠,肥而不腻,真是人间美味。对于脑油满肠者,吃一碗,来一瓶啤酒,真解谗;对于出粗力者,来一碗,再吃一碗大米饭,真是干劲倍增,一天就不知道饿呀!在罗山,大街小巷都有大肠汤馆,而且几乎全是顾客盈门。附近几县甚至信阳市还有不少人开车专程来罗山吃这大肠汤,足见其吸引力。在外地工作的回到家乡连吃它几顿就更不足为奇,难怪有精明者外出打工,打出了罗山大肠汤的牌子,不但能养家糊口,还步步发达,走向了小康。据说罗山大肠汤有李家、张家、黄家做得最好吃,其中李老太最有名。为维持生计,李老太早年开一大肠馆,因其味道纯正,为人谦和实在,远近有名。其子为了把罗山大肠作大作强,就以李老太大肠汤为名,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获得批准。目前,李老太大肠汤已研发出第一、第二代汤料,经过烹饪专家品尝鉴定,大肠汤不但味道鲜美,还能滋阴壮阳,是大众美食。于是李老太大肠汤借机造势,整合资源,进行包装,以李老太大肠汤的品牌,把罗山大肠汤推向了市场,现在李老太大肠汤已在省内外开了好几家分店,罗山大肠以自己崭新的形象登上了豫南地方名吃的舞台。 第二绝:油茶。每当进入秋季,在罗山的大街小巷,就会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志们:“同志们,卖油茶的来啰!同—志—们,卖—油—茶—的—来—啰—!”那声音抑扬顿错,别具一格,在这条街吆喝叫卖,在那条街就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别有一番韵味。声音一出,大家都知道,是卖油茶的马大爷来了。马大爷今年七十多岁,长须飘飘,精神戄烁,推一三轮小车,卖他自产的油茶。马大爷的油茶,是用芝麻、荞麦、花生、蜂蜜等炒制出来的,是正宗的清真食品,也是典型的方便食品。在嗖嗖秋风里,夜深之时,用开水冲一杯油茶,真是又解饿,又提神!马大爷有五个子女,个个有成,可以说都是他用油茶养育出来的。孩子们要马大爷亨享福,马大爷说,人啊,不能闲,一闲,毛病就来了,再说,有不少人喝惯了我的油茶,不能断货呀。孩子们又说,你将来上了天堂怎么办?谁来做谁来卖呀?马大爷朗朗一笑,到那时我也顾不了那多了,我尽心了,马大爷还说:“真到了那边,我可以重操旧业啊!”于是,马大爷依然风里来,雨里去,谁也阻挡不了他,而且身板好象越来越硬气。于是,在黄昏,有时是马大爷的儿子或女儿,有时甚至是他的孙子辈帮他推着车,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几成街头一景。在走街串巷时,马大爷只管吆喝,主卖,在这里补一句,前不久,马大爷的儿子给他买了一个电扩音话筒,我们听到的声音,已是声音秀了,不过绝对是正版的啊。还补充一句,目前马大爷卖的油茶,基本上不赚钱,他说是为了回报顾客多年以来对他的关照和厚意,你说,还有不赚钱的买卖,绝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