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龙柏!打倒说不了!! 可怜我6:30就从家出发了,等到8:30的时候说不了和龙柏竟然还没到!好在8:40他们俩终于扭扭捏捏一步三摇得来了,在关姐关山老毒老月的一片枪声中我们起程了。 月光如注,未知的世界有如此的魅力,让大家不辞舟车劳顿直奔大别山区。经过12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进了金刚台自然保护区。薄雾给小山添了几分羞涩,三两户人家稀稀落落地散在山窝里,早起的农家人已经挽起裤腿在水田里吆喝着牛儿在耕作了。好一副田园景色!路上的柴鸡让山娃大开眼界,我却对那两棵水杉情有独钟,挺拔的身躯比白杨还要修直,绝没有一丝一毫的枝杈,好象是公园里经过修整的花木,但又不带一点做作。他们互相偎依着,好象手挽着手,在众多的树木中卓然不群。让我想起舒婷的《致橡树》 ...... 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同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 到林场停了车,在胡导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征程。胡导告诉我们,金刚台原名石额山,由岩石裸露而来,因岩石坚硬如金刚,故名金刚台。北方的山多雄壮,南方的山多秀丽,而这位于南北方交界的金刚台,北方的雄壮和南方的秀丽,和谐得集于一体。山上的植被覆盖率差不多有90,裸露岩石不多,但正如金刚台的来由,坚硬无比,石缝里的黄山松绝对和黄山有一比。山上鸟语花香,和嵩山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色。这里的山是绿的,而这种绿象婴儿的皮肤,嫩得是让人想轻轻地抚摩一把,而绝不敢用力。那漫山的映山红开得煞是灿烂,象是山里的小姑娘,自然天成的一种神韵,浓妆艳抹也不让人感到庸俗。而那白鹃梅,象她的名字一样秀丽含蓄,如一个素面朝天的妙龄女子,明眸皓齿,令人悠然神往。山上很少有人走过,她们自由自在地展示着自己,就算看到有不速之客,也落落大方,仿佛没有人能打乱她们的心境。。。。。而那水,淙淙而下,象欢快的精灵永不停息,给山平添许多灵气。 山路崎岖,仿佛走不到头。当疲惫又一次袭来,导游安慰我们,马上就到了,你们可以在山洞里扎营,那可是战争年代商城县委办公的地方。当年国民党剿共,在县城不安全,就搬到山洞办公了。不知谁说了句:“这地方好。来剿共,到山上累得枪都端不起来了,还剿什么呀!”就是这雄伟的大别山,保护了革命的种子。也因此成了革命老区。当夜我们就在这山洞里扎营,特别要说的是,我们的男子汉们-----格瓦拉,阿里山,龙柏,说不了等在我们杀到溪边做饭大吃的时候,打扫了革命根据地,扎起了帐篷,这里我向弟弟们说声:辛苦了!下次继续努力哦。嘻嘻。晚饭后还合奏一曲《春山花雨夜》,有雄浑的圆号声,有悠扬的长笛声,还有口哨伴奏。大家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昏昏入睡。 翌日一早,大家喝了咖啡麦片豆奶等等混合物煮成的高蛋白饮品,还有三哥坚硬的稀粥,泡了会儿氧吧,便斗志昂扬地出发了。一口气冲上山顶,一顿猛吃猛拍照,然后导游告诉我们,这不是最高峰金刚台!!哈哈。 下山的路是沿着山脊走的,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浓雾忽而飘来,雾中的仙女仙男们若隐若现,山歌也唱起来了,人好象有了使不完的劲儿。我们跟着导游冲在前面,分派好的护花一步不离地紧跟着妹妹,慢慢地就拉开了距离,据说最后的一个小分队是用绳子穿成串儿下山的,详细情况就让照片说话好了。快旅的传统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团结互助。人们争着背最重的包,抢着帮助别人。 溪水渐宽,两三根圆木横在水上便是一座小桥,路旁的竹林里到处都是冒出来的竹笋。空气好新鲜,让人贪婪得想抓住她,不要让她离开自己。河里的石头干净得让人想亲近她。坐在上面,掬一捧清水,听水声淙淙,看漫山绿遍,此时心中仿佛要和情人话别,是如此的不舍。快到山脚的地方,有茶农在采茶,她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下品茶,还忙前忙后得帮鹰泡了一壶热茶带上,把鹰感动地直往人家手里塞巧克力。甘美的泉水,清香的新茶,我们是带者农家人美好朴实的感情下山的。 在商城一顿海吃海喝,酒足饭饱的人们明显比来的时候兴奋,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歌声不断,哪怕是唱跑了调儿,哪怕是只会唱一句,也都拿了出来,谁让人们现在快乐呢! 昨晚,我梦到两边都是白杨的大路,背景是如黛的青山,俨然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还梦到那满山的花,梦到那可爱的人。风吹得窗外的白铁皮哗哗直响,朦胧中醒来,心里嘀咕:山风好大,还是洞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