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河故道鲜鱼汤 |
[游记]黄河故道鲜鱼汤 |
2008-05-22 sina.com.cn |
黄河口最有名的名吃是:黄河故道鲜鱼汤。曾有尝过此美食的文人这样描述道:“鱼肉是清甜细腻,质地如绸,光洁而酥滑,筷子挑之轻吸,皆入口中。轻吹一番,汤波荡漾。汤入口,却也是原本预期极其鲜美的,唯无以锁定预期的尺度。然含汤于口,亦如将黄河的月亮含于口中,满腔的柔情在味蕾之上缠绵如丝,浸心入肺,荡漾于灵魂深处。” 再看明晃晃的钢精盆里,鱼肉潜于汤底,汤面上飘着一层黄灿灿油光光的薄膜,鱼汤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传统的乳白色,而是泛着金黄的色泽,一品之下,汤味果然名不虚传,鲜美异常,非笔墨可以形容。鱼肉的鲜嫩程度自不待言,细品之下,仿佛还有一股子甜丝丝的味道缠绕在口舌之间,颇有点蟹子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是凉了以后的鱼肉,吃起来也没有任何腥味。 这鲜鱼汤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薛仁贵征东途径此地,天气炎热,黄河水急,后有追兵,河上无船无桥,被困三天,在这芦苇丛生,红柳遍地,人烟稀少的地方,渡河成了天方夜潭。这天正值黄昏,薛仁贵独自一人朝南走去,也不知走了多远,眼前出现了一座茅舍,烟囱里正冒着烟,再走近一点,一股鲜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屋内已是掌灯时分,薛仁贵来到门口,看到屋内有两个人影晃动,再细看是两位老人,便彬彬有礼的对两位老人说,大爷大娘可好。男长者听到屋外有人说话,便走了出来,一看是位将军,便让座屋内。这时鲜鱼已经炖好了,老者知道将军没吃饭,便盛上一碗端给了薛仁贵。薛仁贵肚内空空,饥肠辘辘,也不推辞便吃了起来,又香又嫩的鱼不多时就吃完了,老者又给盛了一碗,两碗鱼汤下肚,才想起渡河之事。老者出谋划策,薛仁贵感谢万分,问及姓名,告别老者,回到营房。第四天分别找来渡船,连成浮桥,渡过黄河,征东胜利,开宴庆功,专门做了鲜鱼汤,百官朝贺,连口称赞。事后,薛仁贵派专人为老者送来银两,再次感谢。从此,鲜鱼汤便在黄河口流传开来。因薛仁贵喝的是王姓老人做的鲜鱼汤,现在仍以王姓的鲜鱼汤为正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8f054010005w4.html4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