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惜别版纳(上) |
[游记]惜别版纳(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常青竹) 九月十一日7.00我们从大连酒店出发,由于路途比长,导游发挥了演讲的优势,向我们展示西双版纳的人土风情: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药材王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 渡地带。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佤、瑶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 其他民族占1/3。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西双版纳这个名称,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为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为“西双”,“版纳”为一 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为一个征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西双版纳,我一直向往的传奇地方。记得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一开始就唱道“美丽的西双版纳......“。我终于有幸赴云南西双版纳一游,踏上了那片神奇的土地。汽车继续在这绿色的海洋中颠簸行驶。西双版纳有24万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近5万公顷是完好的原始森林。在 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5000多种植物,约等于全国植物种类的1/6。莽莽的森林里,栖息着多达1183种的各类动物,其中野牛、野象、濑猴等13种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0。30我们来到了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参观。那里真是“植物的王国“,既有参天的古树,又有许多一时叫不出名的花草。热带的经济作物,如橡胶、剑麻、金鸡纳树、油棕榈、香茅草、咖啡、椰子、香蕉、菠萝、芒果等,在这里生长都很好。坐落在勐腊县西北95公里的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引种国内外热带经济植物、野生植物、观赏植物1500余种,其中有龙血树、萝芙木、美登木等贵重药材,植物园内终年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瓜果飘香。这里既是我国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又是一处颇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特别引人入胜的是一种风流草(也叫跳舞草),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对她大唱情歌,目的是让她动情,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听说这种风流草更钟情于男子的歌声。 下午我们来到了傣族村寨,云南把孔雀作为自己的象征,而孔雀的故乡便是西双版纳这个傣族之乡了。西双版纳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被誉为我国热带植物的宝库,同时还有“动物王国”的美称。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重点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有着非常独特的民族及自然韵味。在这里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的景观融为一体,是一个不可不来的地方。随处可以看到的傣家竹楼、竹筒饭以及满街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姑娘小伙儿,把这里装饰成一个美丽的民族大乐园。傣族泼水节,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表演和孔雀舞,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傣族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楼下四面敞开,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楼上住人。房顶盖着很薄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曾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漂亮的傣家姑娘,具有“亚洲多瑙河”誉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由西北注入并贯穿全境,从东南流入中、老、缅三国的边界,往南流经闻名于世的老、缅、泰“金三角”,最后经柬埔寨和越南而汇进南海。在于这里是傣、哈尼、瑶、布朗、基诺等十多个兄弟民族聚居的地方。各个民族十分淳朴,他们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悠久的传统艺术和浓郁的民俗风情。“韶多丽”是傣家人对姑娘的统称。傍晚返回大连酒店,晚间参加了以品尝民族风味的篝火晚会。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ca373010006hb.html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