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双版纳

[游记]西双版纳

2008-05-22    baidu.com

其一: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其二:
玉泉南涧花真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每次读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这些佳句,我们都很容易感受到杜鹃花那超群异常、高雅脱俗的美丽。每至仲春时节,全国大江南北,杜鹃怒放,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美不胜收,真可谓“赤橙黄绿青兰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曾有一位外国朋友登上云南大理的点苍山,看到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热泪盈眶地惊呼到:“上帝啊!这就是我要找的天堂!”

传说,远古时候蜀国国君望帝杜宇,被人暗杀而死化成杜鹃鸟。杜鹃鸟啼声哀怨,不到吐血啼声不止。每年四月清明节,杜鹃鸟哀怨声声,杜鹃花开得如火似血,人们都说,红红的杜鹃花是杜鹃鸟吐血染成的,所以就有了“杜鹃啼处血成花”、“鲜红滴滴映霞月,尽是冤禽血染成”、“楼外柳高欲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等诗句。

其实,尼泊尔的国花——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通称,多为常绿或落叶灌木,但乔木或匍匐、附生种也有,比较少见。杜鹃花历史悠久,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6700万年),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由于受第三纪干旱和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仅亚洲东部保存较为完好。在中国,杜鹃花作为药用植物在民间应用已久,早在《神农本草经》(公元220—265年)中就记载:“踯躅(即杜鹃花)味温辛,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南北朝时,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公元492年)中也有“羊踯躅,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故名”的记载。杜鹃花用于栽培观赏则大致始于唐代,据《丹徒县志》记载:“鹤林寺杜鹃花,……相传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有外国僧自天台钵孟中以药养根来种之,……后因兵火焚寺,根株不存,宋咸淳8年(公元1272年)寺僧庆清,移以踯躅补其旧……”。鹤林寺僧人所栽杜鹃花当为浙江山野映山红的一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对杜鹃花最为喜爱,曾数次移栽庭院。明代中叶张志淳《永昌二芳记》中卷记载云南保山杜鹃共有20种。公元1563年李之阳纂修的《大理府志》称:杜鹃“谱有四十七品”,可见当时就已有人将山野所产杜鹃花分类编谱。清代陈浩子在《花镜》(公元1688年)中已有关于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经验的总结。顾禄在《桐桥倚掉录》(约公元1821—1850年)中已提到“洋茶、洋鹃、山茶、山鹃……”,可见此那时就已有外国的杜鹃花传入中国。

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志》(公元1735年)中建立了杜鹃花属RHODODENDRON。19世纪中叶,英国在喜马拉雅山考察,发现大量杜鹃花新种,引起各国对中国西南高山地区杜鹃花资源的注意,19世纪至20世纪中,英、法、美、德、俄等国的植物学家深入中国西南及华东等地调查采集,共发表新种482种。外国人从云南采回的杜鹃花,培育出了上千个杜鹃花品种,所以至今欧美园艺界都还普遍认为,如没有中国的花卉,就不成其为花园。

转自:http://hi.baidu.com/%D6%DC%B1%F3%BD%AD%CB%D5/blog/item/50e34c116fa643c3a7ef3fea.html2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