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阳旅游介绍!-旅游知识技巧攻略

[游记]安阳旅游介绍!-旅游知识技巧攻略

2007-07-16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周易等中华文化的渊源之地,红旗渠更是让安阳响遍中国。古都安阳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殷墟博物苑和红旗渠为全国旅游知名品牌,殷墟博物苑、红旗渠、太行山峡谷为国家4A级风景区,2006年安阳殷墟将正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感受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吃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红旗渠,西起山西平顺县侯壁断,渠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蜿蜒1500公里。修渠10年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条隧道,架设152座渡槽。此人工天河,犹如一幅浓彩长卷。您可上溯引漳入林的渠源,也可顺渠而下,饱览林虑美景,更可因便随心,择点游之。林州市现已建成多个旅游景点,红旗渠旅游区包括分水苑、青年洞和络丝潭3个景区,去红旗渠旅游可在河南安阳下火车,乘中巴车50多公里到林州市(车票7元),从林州市到红旗渠风景区的青年洞有40多公里,中巴车票5元。青年洞景区门票25元。

旅游路线:乘火车在安阳站下车,乘汽车到林州市(林县现改为林州市),再转车到红旗渠。

殷墟

殷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00年前的国都遗址。是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地方。1987年,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建起的殷墟博物苑,占地约14万平方米,一湾碧水绕苑而过,河堤上杨柳依依,苑内繁花碧草,园林秀美,绿树鲜花掩映其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独特的仿殷大门,雄伟的仿司母戊大鼎,“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端庄古朴的仿殷大殿,独具一格的甲骨碑林,典雅秀丽的仿殷楼阁,令人惊叹的车马坑展厅。沿途不仅有核桃林、牡丹园,月季、迎春道,而且有夹道玉雕鸟兽、四周仿殷铜器、系列彩绘壁画。在仿殷大殿和殷式阁楼内,辟有国内独树一帜的甲骨文展厅和殷商历史陈列。世界档案大会和国际图联大会,都把苑内的H127甲骨坑定为世界最早的档案库和图书馆。随着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将更加美丽诱人。

走进太行山

天然的纵贯南北的长城,黄河如带、五岳俱朝的太行山,读燕赵文化不得不读太行山。太行山,古称大形山,以形貌高大而得名,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水岭。太行山,纵贯南北,逶迤千里。太行山头枕京都,脚抵黄河,宛如一道巨大的臂膀,把燕赵大地拦入自己的怀抱,自古就享有黄河如带,五岳俱朝的尊崇地位。

太行大峡谷

沿林州市区驱车西行20公里,可到达太行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4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列入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到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标准化台阶登山道绕遍景区,星级宾馆遍布景点,手机信号完全覆盖,已成为开发成熟、游览方便的旅游胜地。

幽谷水韵桃花谷

北方的山大多是光秃秃的石山或土山,然而来到太行大峡谷,感觉却迥然不同。山上植被茂密,碧绿青翠,峡涧中水流缓缓而过,在拥有南方山水秀美之气的同时又兼具北方山脉的苍劲雄伟。

桃花谷就坐落在山涧之间,据说这里三九严寒天都有桃花开放,故此得名。桃花谷中最能牵动人们心弦的风景当属各处倾泻而下的瀑布,因落差的不同而姿态各异,相映成辉,形成大峡谷中一处奇景。

人杰地灵王相岩

位于峡谷深处的王相岩群山拱翠,流泉碧潭,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从殷商而起的古老文化使这里的一石一木、一砖一瓦都积淀了浓郁的历史气息。这里的民宅建筑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古色古香。

游人歇脚和用餐时可到挂满竹帘的凉亭内就坐,亭内凉风习习,亭外鼓乐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再品着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茶点,如同步入千年前圣贤居所,尽享古人之乐。

原始链接:http://www.etxly.com/lyzxzx/cybd/content.php?sn=221&sort=5
转自:2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