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旗渠游记 |
[游记]红旗渠游记 |
2007-07-16 33ff.net |
红旗渠游记 2005年6月21日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这首人们所熟悉的歌曲曾使我们产生过无限的向往,然而当我有幸随团亲临其境才知昔日千军万马战太行的艰苦与卓绝。望着那高耸的悬崖峭壁,看着那流动在半山腰的渠水,我被感动了。我们很相象当年林县人民为开凿这条引水渠所付出的艰险是何等的巨大,如若没有一点点艰苦奋斗的精神,很难想象这条高悬的人造河流会在林县版图上出现。虽然导游没有具体介绍林县人民为开凿这条水渠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仅凭红旗渠的气势、所在的位置,就可想而知了。 在林县,我们游览了 “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 、“络丝潭” “青年洞景区”三个景区。 红旗渠纪念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馆名,该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壮歌,今日红旗渠,亲切关怀和影视厅等展厅组成。陈列了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那段难忘岁月的英雄壮举。通过大量的照片和文物,使我们体会到了那伟大的奇迹,永恒的精神,不朽的史诗。 青年洞是有当年的青年突击队开凿主干渠上一条主要隧道,他位于大山的半山腰,工程之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浏览在渠畔,品味着英雄的壮举,使参观者感慨万千。 红旗渠蜿蜒一千多里,我们仅参观了其中的几段,想必还有许多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如果还有机会,还真希望再来观光,接受一次心灵的洗涤。 激动之余,我胡诌了以下感想: 昔日林绿无绿色, 只缘龙王无奈和。 干旱少雨井苦涩, 黎民乞天盼雨婆。 黑手劈山引漳河, 人造天河落九坡。 降服龙王绕山转, 琼浆播撒坡绿染。 艰苦奋斗十几载, 潺潺水四十不惑。 造福林绿山乡变, 红旗渠水谱新歌。 今日游织红旗渠, 方知英雄动地歌。 艰苦奋斗后来人, 再创伟业照山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转自:http://www.33ff.net/dispbbs.asp?boardid=212&id=96171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