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苏坟"游记

[游记]"三苏坟"游记

2007-07-24    sina.com.cn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吟诵着这千古传唱的精美诗词,我常常想到苏轼,想起一代文豪的千古风流,心中充满崇敬之情。忽有一日听爸爸说:苏轼的墓就在平顶山郏县,距漯河仅百十公里。真想不到我与大文豪“近在咫尺”,如果再不去拜谒,真是对大文豪大不敬。五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山川秀丽、风景宜人的郏县去拜谒“三苏坟”。

“三苏坟”因为埋葬苏轼父子三人而闻名。“三苏坟”由广庆寺、三苏祠、三苏陵园三部分组成。寺院原是宋朝修建的。广庆寺的独特之处是“寺祠合一”,前面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等布局和普通寺院相仿。与广庆寺合为一体的三苏祠,在寺院的尽头。如今三苏祠里仍保存着建于元朝的“三苏”泥塑坐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分列左右。在三苏祠的一个院子内,有一东坡碑林,在这里,100位书法家同书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三苏祠的庭院里,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只有一片翠竹郁郁葱葱。按说郏县的气候不适合竹子生长,这里却长得如此茂盛,也许是苏轼生前太爱竹子的缘故吧。爸爸告诉我,苏轼生前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走进三苏陵园,道路两旁有石柱、石马、、石虎、石人等相对排列,仪仗严整。陵园内迎面是一座高约5米,宽约3米的红石牌坊。石柱刻有苏轼《狱中示子由》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陵园后面为祭坛,东是苏轼墓,中间是苏洵墓(衣冠冢),西是苏辙墓。园中有588株柏树,都奇迹般的向西南方向倾斜。传说是遥望四川眉山苏轼的老家。虽然传说没有科学根据,但也是一个至今未解的迷,近千年来围绕着“三苏坟”产生过多少未解之谜啊!使人最好奇的是苏轼为什么选择郏县为他的长眠之地,最传统的解释就是苏轼曾被贬职到汝州,当他看到这里的小峨眉山风景奇秀,仿佛家乡的山貌,于是就选择这里为他的归宿。苏坟园内古柏参天遮日,夜晚山风来袭,潇潇洒洒,如落雨声,人称“苏坟夜雨”。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面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人”。“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代、宋代八个著名的散文家的合称。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就占了其中的三位。苏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堪称亘古以来著名文学艺术大师,可如今却冷清地躺在一堆黄土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当我站在“三苏”坟前,环顾四周,感到“三苏坟”的简陋、破败、落寞……。所有这一切,与苏轼的在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影响、成就是多么地不协调啊!我真挚地希望,要大力修缮,开发“三苏坟”,它不但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同时,也可以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48c21010005n73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