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封旅游

[游记]开封旅游

2008-05-22    163.com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城墙 
开封最早的城墙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大梁城。大梁城是魏国的国都,经过六代君王130多年的修葺经营,规模宏大,算是当时名都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决水淹城,只是开封第一个仇人,以后这种事情屡屡发生。  唐建中二年(781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对当时的汴州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奠定了今天开封城的基础。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在原来城墙的外面又增筑了道外城。宋代对外城进行过多次修缮。北宋以后,开封三道城均遭破坏,外城到明代时仅剩下一条城基,类似今天护城堤。里城的10座城门在元代末年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攻城,堵塞了5座。明代,对里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营建,使千百年来的土质城墙内外包砖,更加坚固。明崇祯十四、十五年,李自成带着一群农民打了三次开封都没打下来,城内当官的挖开黄河水想淹围攻汴城的造反派,结果无情的黄水从朱、马两家寨决口,滔滔洪水吞没了开封城,人口死亡十之八九。 清初在明城废墟上又重建了一座新城。前面已经说过,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水,城墙被水严重浸蚀。水退后,重新筑城,城四角修有角楼,重建了5门及内西门,城周长为14.4公里。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兴工,到二十三年九月告成,费时一年半。 如今保留下来的开封城墙就是道光时期城墙的面貌,直到1996年时才开始又一次大修,恢复了大梁门及城楼,同时对大梁门两侧1000余米墙体进行了整修。目前开封城墙是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国内第二大城墙,比西安的城墙还要长0.65公里。民间传说:“开封城,城沓城,一沓沓了七八层。”尽管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开封被一层层黄河的泥沙掩埋也是经过考古验证的事实。开封城墙上就有三层马道叠压的遗迹。开封城墙是历史的见证,但在解放后,“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位人民”的年代,防空洞彻底破坏了城墙的构造,留下了千疮百孔。
开封城墙: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7 开封行走大攻略
金明池遗址公园
在金明广场西望,我每每见一座巨大的拱桥,更有一座楼台殿阁冲天而起,檐角飞扬昂首天外,遥遥凌驾于层层杨树之上,仿佛丛莽之上浮起的一片海市蜃楼,峻拔雄伟,气势不可名状。我很诧异为何要在这么偏僻的所在建起一个只有在梦里才需要去的地方。有一天,我站在这个空旷公园的门外,阁楼和墙壁的朱红已经被风雨洗褪,显得有些陈旧。门前光滑的石面,有个老头在很认真很专注地玩一个大陀螺。这东西我也试过一把,在龙亭门前,夜晚灯火摇曳。这里有两个入口,一个在正门南侧,另一个则在南墙临路的工地。我从侧墙的一个洞里进到了公园,一条被踩出的狭窄小道湮没在一人多高的长草里面,走进去,整个人就被掩盖住了,只能感受到随着道路走向未知的惶遽与好奇。走出不远,荒草中现出两个精致但显然已经被久经雨水冲刷的亭子,恍惚间,有一种走进了千与千寻那个世界的感觉。再走下去,沟壑和田陌交错,竟是世外一处田园,只是古建筑或近或远点缀其间,时空错乱,几乎使人不知魏晋了。穿过一条杨树掩映下的林荫沟壑,一座高大无比的建筑扑面压来,建筑北面正对一座拱桥,连接着湖心的楼台殿阁(这些古建筑的规模极其夸张,曾给我同样感觉的只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坚实厚重的峰峦拔地而起,壁立千仞,巍峨摩天,迫人心目,殿阁从水面直冲云霄,其壮观奇绝,难以言传)。尽管现在还没有引进来水,但可以想见在烟波浩淼的水面看湖心的楼台,圆形的游廊挡住了主殿,让我想起来张岱写过一篇《湖心亭赏雪》。据记载,赵匡胤建金明池于公元957年,这算得上建筑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具体位置大致也就在这个地方,赵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人工湖上视察水师和陆战的演习,这个在宋初操练水师的地方渐渐就变成了宋朝人水上游戏的场所。每年元宵之后,人们就到金明池东岸搭盖彩棚,以便买卖及文艺演出(周宝珠《宋代东京开封府》)。每年三月一日后,皇帝带着大批僚属游金明池,登水殿观看水军争标及百戏。工匠还专门造有四十多丈的龙船,雕镂金饰,首尾鳞鬟。《枫窗小牍》卷下:“见船舫回施,戈甲照耀,为之目动心骇。” 话说回来,这也不过是个借遗址之名而建的景点,只是没有建好,才令我凭空加上许多想象。据史书记载,金明池周围九里三十步,想来还没有今天这公园大,正所谓见面不如闻名,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景物如何最好靠你自己的好恶去品评。二十年后我回开封,会说:“金明池没建好时老子就来过。” 站在金明广场,路牌指向一个很美的名字:“杏花营” 龙亭正门前去年新建了一座广场,用浮雕标绘了北宋东京的沙盘略图,一块块浮雕用以代表主要建筑或名胜景点,在顺天门(也叫新郑门)外,最西南的方位有一块孤零零的浮雕板,画的就是金明池。其实金明池旁边还有一所琼林院,丝毫不差。篇幅关系,不再多说。
金明池遗址公园: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我曾在马道街长久的注意到相国寺屋脊上未融的积雪。这所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公元 712 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并亲题匾额。尊崇备至。北宋时期,相国寺又是深得皇家抬爱,多次扩建,鼎盛时辖六十四个禅、津院,占地五顷四十亩,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名声远及海外。想来也是,在开封城里500亩地是个什么概念!《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在寺庙的后菜园,位置是否就是今天鼓楼广场?如此说来,站在鼓楼广场上,还可以凭吊一下花和尚拔树以及高衙内调戏林太太旧址,也算一件乐事。 明末寺院因战乱水患损毁,直到清康熙十年 (公元 1671 年)寺院才得以重修。而目前寺内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大多建于乾隆三十一年。 1992 年 8 月大相国寺方才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我推荐游大相国寺只有千手千眼佛可算必看,巨大的佛像通体敷金,其主体躯干居然是一整块银杏木精雕而成!加之四面完全一样,姿态秀丽,栩栩如生,可谓极品,国内罕见。它与另外白玉卧佛和佛典并称三大镇寺之宝,而后两者深藏于藏经阁内,是见不到的。大门题字时赵朴初先生,正像民间所传,国大于相,寺大于国,野心不小。大相国寺: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徐府街。所谓徐府街,并不著名,说白了就是北书店街通向中山路的那条小巷。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776年),居住于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注:此中山非中山路之中山也)的遗址上聚资修建该会馆,并成为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现存建筑为会馆关帝庙部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有照壁、戏楼、钟鼓楼、牌坊、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会馆三绝”。所谓雕塑博物馆,倒也不虚。这些雕刻将佛教故事、传奇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院子不大,但布局严谨,建造考究,装饰华丽,内容丰富,浓缩的十分精当,我很欣赏这里。特别是木雕,造时恰清之盛世,艺术技巧将行衰落,是以繁复到了极点。有一条双龙戏珠,珠在龙舌尖,当年请来故宫博物院师傅整修,他见后十分喜爱,特意探视,发现不仅双龙是一块整木雕成,而珠舌之间相连木料竟不到一毫米!山陕甘会馆: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8 开封行走大攻略
禹王台风景区
禹王台是一个让人不明所以的大杂烩景点,远古大禹的纪念堂,春秋师旷的吹台,西汉司马相如的梁园,盛唐李白杜甫的聚会、宋的二姑台、明的泰山碧霞元君娘娘、清的乾隆御碑算附庸风雅,到民国辛亥烈士墓成堆互不相鸟系的事情怎么都会在这一个地方?风景区坐落于开封城墙外东南部。这里地点穷僻,却称自古以来人们游春登高的胜地。早在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故名今“吹台”。明嘉靖二年(公元 1522 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人们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又称禹王台。禹王庙立有禹王像(看起来像个土里土气的龙王),东西两个配殿安放着师旷及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塑像。唐天宝三年(公元744 年), 李白、权甫、高适曾在此聚会,饮酒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事是昭明于史籍的。1981年,迁辛亥烈士墓及中山铜像到这里。十年之后,种下了一片中日友好纪念林。每年 4 月“东京禹王大庙会”在此举行,还有作为菊展主场之一,赶集者众,热闹非凡。
禹王台: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繁塔
很难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难以想象宋朝的繁塔是多么壮观!从禹王台小西门穿过两条小巷,塔体就赫然出现,高度只得仰观,依照其内缩轮廓,想象其原本高度,简直难以置信。繁塔位于古城东南古老的繁台之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7年),是开封现存最早的建筑,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宋代繁塔曾是一座六角九层、90余米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宋人常登塔游览,,观看东京市容。《岁时广记》有诗曰:“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繁台春色”为著名的开封八景之一)。因为太高,元代泰定年间雷电击毁了最高的两层。后小明王韩林儿曾建都于此,后朱元璋又封五子为周王在开封建藩。于是才有了“铲王气”一事,又人为去掉四层。这也侧面说明了繁塔之高,令人生敬畏之心。所以繁塔到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之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补足九层之数,形成如今独特奇怪的造型。现塔高36.68米,由青砖砌成,砖面雕有精美的佛像,神韵生动,一砖一佛,共108种,7000余尊。塔内存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以北宋著名书法家赵安仁楷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尤为精美,是珍贵的佛经碑刻精品。现在的繁塔,被遮盖于盘曲的陋巷之中,是一处等待旅行者发现的宝藏繁塔:
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包公祠及包公湖
包公祠位于城中心略偏西南的位置,包公湖未整修以前,被称作“包府坑”,念转了以后就成了“包袱坑”。解放前这里已是一片水泽,湖面宽阔,芦苇丛生,于是清朝时候两所火药局就设在这个角落,还有一座火神庙,都早已不见了。九十年代整修以来,包公湖泛泛波澜,包公府碧水环抱,才有了人样。我认为最佳视角是从包公祠西北金帝大厦上一望而去,包公祠整齐的院落宛然漂浮在如镜的水面之中,也真算是匪夷所思,美仑美奂。假设一个乍到开封的人,随汽车在窄仄破烂的街道中迂回反复,陡然间一片广阔的水域跃出眼前,楼馆清秋,水岸浑阔,日影交错,若柳随风,令人心神不由为之一荡,目所极处,烟水氤氲,遂堤而行,清气扑面而来,盈盈在自己周围,正所谓心旷神怡,包公湖之妙就妙在不管从哪一路来,都会觉得这一片湖水柳暗花明。包公祠地方不大,特色也不突出,但觍颜站在国家AAAA旅游景点之列(另外三家是龙亭、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真不知拿什么作为自己独到之处。这里石雕较为精致,建筑总体上风格古朴,庄严肃穆,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这里最有名的应该算是“开封府题名记碑”,但我自己认为并非真品,这块碑真品应该在博物馆存着,碑文上起建隆元年咎居润,下止崇宁四年李孝寿,计183任。其中,包拯二字被千万人抚摸,硬生生被按进碑石之内,光润非常,尤可辨识。另有包公坐像一尊,塑的水平是相当高超的,我上美国一个介绍开封的网站,他们就曾选这尊塑像的大图片,放在醒目位置,一看之下,让人印象深刻。祠院小巧,方圆区区百十步,要价二十不免过高。至于包公湖水面,只宜亲看,不必听传,故不必多费笔墨。前两天乘16路公交绕岸穿湖而过,已是初冬天气,大风从湖面上吹过,浪涛翻涌,像是风吹过密集遍布着长草的原野。湖水好像就只在窗外,从冬至夏,是北宋蔡河的遗落,还是明清池泽的汇合?而我,只是过客。包公湖: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包公祠:值看指数★★☆ 好玩指数★☆

转自:http://dangyonghui2.blog.163.com/blog/static/221988382007720104411913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