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全国著名作家到开封采风 |
[游记]全国著名作家到开封采风 |
2008-05-22 sina.com.cn |
悠悠汴河水,悠悠数千年,漫步古城犹如重回历史文化长廊之中。从大相国寺、延庆观、龙亭、开封府、包公祠,到铁塔、城墙、清明上河园,再到焦裕禄纪念园……一路走来,古老开封犹如一部厚重的图文并茂的历史教科书,生动地述说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脉络,在这块拥有2750年悠久历史的土地上,它灿烂的文化让作家们为之陶醉,为之沉迷。一路上他们不停地摁动手中的相机快门,试图将古城开封点点滴滴的精彩悉数定格手中。从来没有哪个城市和一幅画那么紧密地相连,也从来没有哪幅画描绘得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似锦。在清明上河园,这幅传世名画立体呈现,让作家们恍若梦回千年;在母亲河黄河的游船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作家们激情迸发;在百年历史的名校,著名作家刘庆邦、柳建伟与河大莘莘学子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作家们真正喜欢上了这座古老的城市。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亲手试用老式纺织机的感觉,还有那用泡桐树做成的民族乐器所演奏出的美妙的天籁之音,也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之中。 开封曾经哺育过许多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为古城增添了无上光荣,此次开封之行,也让作家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廉洁奉公的包公,一门忠烈的杨家将,还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无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在焦裕禄纪念园,采风团全体成员向焦裕禄烈士陵墓深深鞠躬,悼念和缅怀这位人民的好书记。在听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和讲解了焦裕禄生平和他在兰考工作期间的感人事迹后,作家们再次被深深震撼了。他们纷纷表示,要用手中的笔来弘扬焦裕禄精神。 繁华似锦的开封书画艺术当然是采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笔。恰逢十七大开幕之际,采风团的成员与我市著名书画家欢聚一堂、挥毫泼墨,用各自最精美的书画向十七大献礼。笔会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关仁山第一个铺纸挥毫。“明月入怀”、“天高地厚”等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一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河南省文联、省作协顾问南丁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书法作品更为笔会增色不少。我市著名书法家韩伟业、刘兆英、赵鉴钺、张富华、王若愚、郭思源、张晓林和著名画家徐玉庆、王少卿、刘艳会、吴士娟等也是齐上阵,浓墨淡彩、细笔勾勒,将对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之情诉诸笔端。 全国著名作家领略开封精彩 古城大地蕴藏着无数精彩。短短5天的参观采访,虽然无法全部领略它的精彩,但采风团每位成员对开封已有了全新的认识。 张平——为古都新气象咏唱 著名作家张平第一次来汴是在1986年,时隔21年再品古城,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封让他兴奋。他说,具有悠久历史、富于文化魅力的开封,让一代代的文人墨客妙笔生花,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不断进取、富于创新的新开封,又为一批批优秀的当代作家、艺术家所吸引、所向往。眼下恰逢中共十七大召开和中国开封第25届菊花花会开幕之际,全国数十位著名作家云集开封,以身心去领悟七朝古都的新变化、新风貌,必然会让作家们产生新的创作激情、创作冲动。审美愉悦和情感升华也必然会让作家们的创作迸发出新的灵感。张平表示,贴近开封、认识开封、学习开封、宣传开封,将会成为作家们这次采风活动的主旨和目的。作家们一定会用激昂的手,以笔当歌,为千年古都的新风貌喝彩,为伟大的开封人民的新气象咏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b25701000bp3.html4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