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封印象 |
[游记]开封印象 |
2008-05-22 live.com |
6月19日 今天电视里看到介绍开封的记录片,倍感亲切,又忆起大学里和光伟,黄丹游开封的情景.开封算是我去河南旅游的第一个地方了,去那里其实源于北宋一副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其实就是现在的开封.于是想去对比一下真实的与画中的. 因为以前对开封的历史和地理背景有一定了解,所以当时是很有兴趣的去玩的.记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 野口悠纪雄 一次讲座时说,"对于已经了解到某种程度的事情,人们一旦获得与其相关的更新资讯,都是会感兴趣的."而我选择的第一个景点----清明上河园,更是很好的应证了野口悠纪雄博士的观点.到了那里才感觉那副画的逼真,唯一不同的,是画中人.一个是北宋集市的喧闹人群,一个是今天来自各地的游客. 听说翰园碑林是东方最大的碑林艺术宝库,我们三个也附庸风雅,来这里欣赏起书法来了,有中心碑廊、历代帝王名臣碑廊、篆刻碑廊......太多了,现在记不起来了!三人马不停蹄地又去了相国寺.一提相国寺,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以及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当时的相国寺号称 “皇家寺院”。皇帝过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那里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也是当时北宋的惯例.可见,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了. 最后的目的地是开封小吃一条街.这里好象什么都有卖,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灌汤小笼包了.可惜贪吃的我们缺乏合理的安排,在最前面的几个地方就吃的十成饱了,等最后品尝灌汤小笼包时,我们有些失望,好象没有传说中的好吃啊,什么...用料考究、制作独特、皮薄馅多,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吃,满口香,回味无穷......一点感觉都没有!不过现在想想,不能怪包子不正宗,我想,当时失望的最好解释应该是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我们饥饿时,吃那些小吃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我们所吃东西的连续增加,每一种小吃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我们完全吃饱时,小吃的总效用达到了最大值,而边际效用降为零.可那时,我们才开始品尝灌汤小笼包,其实包子的边际效用已经降为负值了.....难怪啊! 写到这里,我肚子居然咕咕地叫......快乐的时光一去不返了,如今黄在广东工作,伟在北京读研.虽然大家已各奔东西,但曾经的美好却依然可以共享.
|
转自:http://snail358.spaces.live.com/Blog/cns!30FE64E9A0C44052!193.entry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