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封府印象

[游记]开封府印象

2007-11-20    17u.com

开封府印象

――--府衙文化点滴

旅游是一项文化体育活动,健康的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提高文化素质;反之,将劳民伤财和降低文化素质。

10月16日,驱车4小时来到曾有七朝古都(汴梁)的河南省开封市。当地导游在接团后,向我们介绍沿路市容及古都历史,其中“……这片地方城摞城,文物都在地下, 4米以下,有明代遗迹;8米以下,有宋代东京遗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啊,沧桑巨变,除屈指可数可见的残存遗迹外,今人是难以想像到古地、古人的真实状况的,也只能借助考古及古籍文献资料用现代思维模式去推断、模拟吧!

下午,开始游览第一个景点――开封府。

开封府建筑物并不属于文物古迹,而只是21世纪初现代人的带有“名人搭台、经济唱戏”商业炒作性质的仿古建筑群景区。 

该景区自2001年始建,2003年竣工,占地53亩,建筑面积1.36万多平方米。耗资近7000万元。官方报道2005年游客已递增达80万人。今年门票35元/人。这一景观虽比山西平遥真实古城景区富丽堂皇,但更多的是商业旅游气氛,是没有文物历史价值的!

1000多年前的真实开封府(南衙)面貌没有留下任何遗迹。据导游说,该建筑是根据《东京梦华录》修建;据网络资料,是根据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的建筑理论由现代人重新构思建造。据我所查,二部古籍并没有针对南衙作过具体描述。

准确说,该建筑群是宋代府衙文化博物馆,它集宋代建筑风格、执政体制、人物传记、民间传说于一体,能使游客增加历史知识和欣赏古建筑风格,但要注意避免由于导游忽悠而产生曲解历史的副作用。

请随我去参观考察吧――

一、府外景观

图1“承流” “宣化”二牌楼  图2“奉诏”和“颁春”二亭  图3 包公湖

图1、“承流” “宣化”二牌楼 --开封府府门广场两侧东西各有一座过街牌坊,东边牌坊上书“承流”,寓意开封府的一切政务都要秉承朝旨办事;西边牌坊上书“宣化”,寓意开封府要秉承朝廷的旨意教化百姓,是开封府的政务所在。

图2“奉诏”和“颁春”二亭--开封府坐北朝南,府门前东西两边分别有“奉诏”和“颁春”二亭。东边的“奉诏”亭,是开封府行接受朝廷命令礼节的地方。西边的“颁春”亭一带,是官府举行隆重而又热烈的“立春”迎春活动的地方。立春的前一天,开封府要进献春牛于宫中供打春之用,开封县和祥符县,要置春牛于府衙前两边,供府僚举行鞭春活动之用。所谓“鞭春”、“打春”活动,其实就是在竹竿扎上五彩丝线或纸花,做成彩鞭来鞭打春牛,一则告示百姓春耕,劝农民劳作;二则祈求风调雨顺。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信仰中,牛是掌握雨水的水神,所以,鞭打春牛又有祈求春牛保佑五谷丰登的含义。

图3、包公湖 http://you.video.sina.com.cn/b/6153746-1287950852.html#
据说该湖是开封百姓挖掘被埋于黄河泥沙下的旧开封府砖瓦以重建家园时形成的,巧的是正挖了个弯月形。舞台上黑脸包公眉宇间天眼般的一弯明月,据说就源自这清亮的包公湖。该湖原名包府坑,现代开封感到“坑”字不雅,遂有包公湖之名。对包府坑得名的诠释还有两种:其一为包拯的家在“坑”的西侧,即现在的包公祠一带;其二是包拯的开封府,就在“坑”的下面,而如今复建的开封府则在“坑”的北侧。一条大路、一条长堤自南而北穿越弯月般的包公湖而过,在湖之北、西、南畔有开封府、包公祠、开封博物馆。
传说包公小时候,他二嫂怕他长大分家产,便哄他到井边玩耍,冷不防把他推到一口枯井里。包公落到井底竟未摔伤。忽然眼前一团光亮,他拾起来仔细观看,原来是面月牙形古镜。这时光滑明亮的镜面映现出二哥二嫂屡次密谋害他的情景,现在两人正得意忘形地在房中饮酒庆贺哩。包公知道这是面奇异的宝镜,珍贵地贴在额头上,宝镜竟长在他的脑门上了。以后,包公当了开封知府,就凭这块宝境,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包公临死时,怕后任贪赃卖法、残害良民,就从脑门上摘下宝镜,命人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百姓中流传一首民谣:包青天,坐南街,铁面无私执王法。龙虎狗,三口铡,百姓高兴奸人怕。
在开封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宝镜照出丑恶隐私的故事。
后来黄河决口,开封府南衙成了一坑湖水,宝镜也沉到湖底,因此湖水清澈见底,光洁如镜。据说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从来不敢从湖边经过,生怕宝镜照出他们的隐私,会遭到包公的严厉惩罚。老百姓为了纪念包公,就把这个湖叫做包公湖。近年来经过疏浚、修缮、美化、已建成了游览区。

图4 獬豸图影壁

开封府正门外的大街另一侧、包公湖北岸边,正对着大门,有一方青石浮雕照壁(据古代传说,小鬼和煞气只会走直路,门前设照壁就可阻挡小鬼和煞气进入,以保平安。其实,照壁就是一面跨度不大、屋檐很浅的墙,又叫影壁墙。照壁,可以说是中国人委婉含蓄性格在建筑学上的一种表现。当然,照壁最重要的作用还是遮挡行人的视线,避免大门内被一览无余。)
在影壁正中刻有一只似羊非羊、似鹿非鹿、似牛非牛、头上长着一只角的独角怪兽,它的名字叫做“獬豸”(xiè zhì),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是一只想像的动物。据《异物志》、《后汉书·舆服志下》载,它能辨曲直,见人斗即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古有“獬豸决讼”之说。獬豸的形象是中国三大法治图腾(獬豸、天平、法鼎)之首,代表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獬豸的形象也成为历史法官的代称,

府外景观剖析

原府衙位置不一定在这个位置,是在湖下面还是在湖西岸,还处于考古挖掘和学术探讨中,幸好包公祠的位置可以比照。

北宋时期,汴梁是京都,大内就在附近建造,下层官员的办公处所格调可不敢超越皇宫啊!古籍文献对大内的描述是很详尽的。

原府前布局设计仅是今人的推测想像而已。在《东京梦华录》中对大内、城墙、民俗描写较多,几乎不涉及南衙。但一些民间活动场面还是能有真实记载依据的。至于异兽影壁,不知原府前有此影壁的依据何在?创意作者也不得而知,估计是今人。其位置明显是假的,创意与出土文物所载形象也不同。但有关“獬豸”的知识还是很有趣的。

近代开封市内及市郊水系有黄汴河、惠济河、广济河、利汴河“四河”与龙亭湖、包公湖、潘家湖、杨家湖、铁塔湖、阳光湖“五湖”,而宋代汴梁城内、外水系情况及变迁仍处于地质地理范畴内的学术探讨阶段,但可以确定“坑”一定是宋代以后形成的。这里的变古代无水为现代有水,就如同“水泊梁山”景区是变古代有水为现代无水的道理一样。

包公湖的传说故事也很有趣,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可不要当真啊!

景区亮点――“獬豸图”

以下为从网上收集的“獬豸”形象出土文物:

(待续)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9047.html3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