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明上河园游记 |
[游记]清明上河园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很久没有到开封了,在清明上河园待了一上午。感慨其文化底蕴的深厚。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东京开封的繁华景象。想北宋的张择端是以现实景象入画,成为我国绘画史上的传世巨作。而后人却反过来,以画为蓝本,再现北宋曾经的繁华,并以此为繁荣本地经济的一个旅游项目。古人今人一比较,不胜唏嘘。 一入大门,便是张择端的雕像,左边是人工湖,沿湖西行,见一大大的木制拱桥,一看导游图,是虹桥。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重点描绘部分,在现代,得以重现。 天阴霾着,心情自然也亮丽不起来。水中的官船破旧着,旗帜在欲雨的天气中尤其显得垂头丧气。“包公巡河”的表演在闹哄哄的录音中提不起精神,倒是官兵的打斗及坠入水中的一个小喽罗的狼狈像引起了游客的大笑。周边岸边的垂柳,依旧葱茏着,仿佛陶醉在远处传来的宋宫声乐之中。 虹桥下,便是汴河。 依稀清风两袖,马蹄踏碎浮云。黄菊绿柳相照,浩淼烟波,飘逸难寻。 许是因为周末的缘故,天气虽然不好,但游人仍然很多。 下了虹桥,前面人声鼎沸,一些着宋代服装的人吵嚷个不休,原来,这却是杨志卖刀的故事。再往前行,过了醉杏楼,便是鸳鸯桥、勾栏瓦肆。而前方的一座亭阁围了许多人,说是看古代的幻术表演,因为走不到近前,便继续前行。 前面有一空地,前面有许多老人坐在空地前的小马扎上,等着看表演,可能是表演时间没有到,空地西面的照壁上写着“擂台”两字。 忽然,我被人撞了一下,原来,是前面的人倒退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我。侧身一看,一个宋代服装的小厮,臂上架了一个猴子,正在招揽生意,那小猴身着黄衣,腰扎红带,头顶一顶冠帽,帽中一个大大的“圣”字,而那比筷子长不了多少的如意金箍棒被它扛在肩上,别有一番英姿飒爽! 与这猴子拍照,每张3元钱。由于价钱不高,倒也有很多游客前去拍照。瞧那猴子可爱,不禁上前去合了张影,以示留念。 园内表演节目很多,什么骑兵巡城、王员外招亲、明间喷火表演等。而上善门的编钟乐舞,给我一种回到宋朝宫廷的感觉。表演者着宋宫女服,或抚古筝、或弹琵琶、或吹笛、或弄箜篌,而最后一排的编钟,在所有乐器声中尤其独特,庄重而清越。居高远望,园内的建筑布局疏落有致,而垂柳处处,宛如绿纱婆娑,青瓦白墙,朱栏画栋错落其间,更增园内的画意。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行到食街口,有工作人员用绳索把空地围了起来,不再让游人进入走动,原来又有表演。 等了片刻,见西方来了一队宋代衙役,青衣皂帽,举着回避的牌子,跟进的一群人是井市中看热闹的闲人及小商贩。由于衙役要清场,而商贩要做生意,于是两方产生冲突,争吵了起来。这时,后面来的囚车把表演推向高潮。商贩、看热闹的闲人,都把武器亮了出来,与衙役撕杀。这时音乐响起,是电视连续剧《水浒》里的主题曲。 等到众人将人犯从囚车里解救出来,犯人跪在地上答谢众兄弟的解救之情,音乐又再响起,却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插曲,什么一叩首、二叩首了。看着乱,便没有了兴致,离了这热热闹闹的梁山好汉劫法场的表演场地,一路回转了去。 清明上河园从简朴的宋代民居到气派的商贾豪宅,上至一栏一亭,下至一砖一瓦,都严格按照北宋时期的工艺修造,我想,如实地画下来,怕又是一幅北宋风情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ad6310010002tp5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