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之行一]开封府和大相国寺 |
[游记][河南之行一]开封府和大相国寺 |
2008-04-10 xici.net |
离开了南京一周时间,出差去了河南。 河南之行共分为6天,两天的路程,四天的时间是在景点上,分别去了开封,焦作,洛阳这几个城,县。 (一) 开封府 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中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谓京官的花名册),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观赏碑刻时总在其名下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磨出来的,它正是历代人民爱戴包公的见证。 (二)大相国寺 据僧众介绍,此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名建国寺。传说中,原为战国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寺名,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国寺作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为名动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时期辖64禅院、占地540亩。宋太宗、真宗均出资对大相国寺进行大修,寺内更是名僧辈出。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香烟缭绕,彩幡飘舞;梵钟之音,远播千里。大相国寺成了中外佛教交流的重要场所。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第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现在的大相国寺,占地30亩,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殿宇古迹。由新加坡灵山寺赠送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于1993年安奉于寺内。各殿安奉的佛像金碧辉煌、制作精良,均为佛教雕塑艺术的珍品。八角琉璃殿中心亭的一尊银杏木雕千手千眼观音像,更是蜚声海内外。这尊雕像高达7米,像分四面,每面分四层,各雕手臂千只,精美之极,雕造于乾隆年间(公元1736-1785年),历时50多年,工艺之精,造型之美,举世无双,极为珍贵。 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再现太平盛世。每逢新年伊始,瑞气旋升,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鼓响灯炽,火树银花,古老的寺院在灿烂的灯火辉映下,充盈着国泰民安的祥和之光。文娱活动,异彩纷呈;人流涌动,摩踵接肩;红男绿女,扶老携少,或欣赏巧夺天工的灯饰,或参加丰富多采的游艺活动,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欣。每逢金秋十月,寺满黄花,城满芬芳,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又在对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的真诚的祈祷声中拉开序幕。梵音雄浑,祈祝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强盛、万世太平;霜钟扣击,声震八方,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千年古刹,再获新生。 (三)开封特产 开封盛产花生,以花生为原料制作的花生糕,独具地方特色,久负盛名。该品以精选花生仁为主料,辅以白糖、饴糖等。经过熬糖、拨糖、垫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成品呈片状,多层次,显细明网络,疏松度强;食之口酥松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四)开封府里的文艺表演 打太级 四周围绕的全是游客 河南的女孩子也挺温柔的
|
转自:http://www.xici.net/b583760/d51032843.htm6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