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开封游记—尖兵中原行之开封铁塔—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河南开封游记—尖兵中原行之开封铁塔—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1 17u.com |
“到河南而不到开封,就不算真正到河南;到开封而不到铁塔,就不算真正到开封。”这是一句在开封广为流传的老话。这句话我是在杨家湖畔看龙亭时,和一个正在湖边钓鱼的老者闲聊时听到的。遂决定等一下就去铁塔。 (老者同时告诉了我关于潘杨两湖湖水浊清的传说,我却从中听出了有悖历史的情节。据说因为潘仁美陷害忠良,所以潘家湖是浑的;杨家将一门忠烈,故而湖水是清的。虽然传说是美好的,但也有可能会误导他人。历史上,没有潘仁美,只有潘美,他是北宋开国名将,与曹彬齐名,为官清廉耿直,列北宋名将第四。杨业,北汉降将,长期镇守边关战功卓著。潘杨的过节其实是误会,真正的小人是当时的监军王侁。杨出击,潘王在后接引伏击。王前出抢功,见杨败,遂逃,导致杨被围身死。潘是有一定责任的,但用句现代的话说,他是力气大不出。因为王诜是监军,在军中有至高的权利。换句话说,这其实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再让不懂军事的文官领军的恶果初现。潘杨疑案实际上是《杨家将演义》中虚构夸大的。而潘家湖的浑浊,说不定本身其就是一潭死水呢?导游们和当地人的编撰权且当是一乐,毕竟人心都是同情善者的。这就如同叛将关羽,被历代当权者利用,帽子就越带越高一样。) 铁塔座落在开封的东北角的夷山上。这铁塔和座落地夷山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典故。夷山是当年战国魏都大梁城的东门所在地,史书记载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就与这里有关。今天的大相国寺,就是信陵君的故宅地。 宋朝建国后,太宗在此建了一个寺院,并专门建了一座木塔来安放从杭州吴越王那里掠来的佛骨舍利(公元982年)。但是好景不长,由于这座木塔是当时城内首屈一指的制高点,仅50多年后,在宋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一年,史称庆历新政)的一场雷暴中,被雷击中后焚毁了。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开始重建宝塔,人们吸取了教训,这回改变了构筑的材料,使用了砖芯琉璃覆面的形式。这时的塔叫开宝寺塔。 到了明代,寺院扩建,明英宗甚至赐匾“佑国寺”。所以铁塔又叫佑国寺塔。清代,黄河泛滥,开封再次被淹。铁塔的塔基和夷山都被黄沙淹了,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铁塔所在地现在被称为铁塔公园。公园大门好像是民国的建筑,由12根立柱组成的门楼虽不大气但相当沉稳,有种深厚的历史感。 进得院中,是一条长长的石路。路侧是一个较有规模的盆景园,因不太喜欢苏派以外的盆景流派,所以没有进去看。前方是一个大大的三开石牌坊,上书“极乐世界”四字。哈,好大的气派! 前方就是接引殿,远远看到的是绿琉璃铺就双歇山的殿顶,非常夺目,铁塔在殿顶露出了点头。7柱5开间的双歇山接引殿甚是雄伟,殿基周围是青石雕栏。尽管殿顶长了好多草树,但怎么看,这殿都没有古意,就是不知这殿是什么时候建的。殿内是一尊大铁佛,看介绍说,这就是接引佛,该佛铸于宋代。由于殿内的指示牌上标注不准照相,所以为了保护这尊铁佛不被闪光灯的强光腐蚀,我硬是按奈住了好动的食指。 这时,身后来了一个旅行团。呵呵,好呀,又一次蹭听开始了。从导游的口中终于听得,此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殿是为了给这尊铁佛挡风遮雨。在导游开始介绍北边供游客进香的90年代末建的灵感院时,我先行出发。抢在团队前面,先好好对前方景物拍些相片。 从接引殿后门一出,玄铁色的铁塔立即进入眼帘。我一路小跑,来到铁塔边,与铁塔来了个亲密接触。同样是琉璃塔,建于宋代的开封铁塔和我以前见过的山西临汾洪洞县明代的广胜寺琉璃塔完全不同。尽管都是国家重点文保,但是不论在结构还是形式上,差异都相当大。 首先是颜色,开封铁塔是使用的褐色琉璃,因整体与铁色相近,所以远观似乎是铁铸一般,故名铁塔。其次,塔身修长挺拔,是一座仿木结构的阁楼式塔(连瓦、檐、斗拱等均为琉璃烧制)。也是中国最高外形最秀美的琉璃塔。元代冯子振为此赋诗:“ 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不过现在铁塔似乎有些倾斜。 近观铁塔,自上而下,八角的铁塔周围遍布雕刻。飞檐、斗拱、勾头、滴水、宝珠、望兽、甚至是檐角悬挂的风铃,都无处不显其精美。雕刻均由琉璃烧制,大体的图案有佛像、乐伎、飞天、兽头、西番莲、璎络,在塔的面与面交界处,都是凸显的形态生动的狮子,甚至还能看到小狮子伏在大狮子身上。在大多数的砖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制砖者的名字。非美轮美奂不能形容!塔共十三层,层层开设明窗,按照东南西北方位类推,其余皆为盲窗,但有的盲窗是做成佛龛形式的,里面有黄色的琉璃佛像。据导游介绍,开明窗能减缓风对塔身的冲击力。 可惜的是,日本侵略者在塔身上留下了很多弹痕,至今可见。想上塔参观时,旅行团的人已经闹哄哄地蜂蛹而至了,我一下子失去了登塔的兴致,转而继续向东,往湖边走去。 如今我要说,非到湖东,不能真正感受铁塔之秀美!坐在湖东的水榭,倚着美人靠,静静地看着微风拂柳、塔影荡漾,听着耳边婉转雀鸣。在这清新旖旎又不造作的景致前,我相信任何浮燥的心,都会慢慢地平复。 东京汴梁已深埋土下,赵宋王朝在开封留下的,就只有这像笔一般的铁塔和一座敦实得像墨的繁塔了。唯有它们象一对双子星两两向往,见证了开封千年的风雨沧桑。应景感慨,我不由地吐出两句胡捏的歪句:东京双塔今犹在,铁笔繁墨绘春秋。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61837.html4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