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散文:倒回沟游记(1) |
[游记]散文:倒回沟游记(1) |
2007-09-01 dahe.cn |
倒叙,倒回沟 倒叙是情感所迫……文中再叙;至于倒回沟的名字,朋友们说是因为水的流向常是由西向东,而这里是由东向西,最有力的证据,是黄河和长河,谁还有力反驳?而真正的解释,在景区的门票上有这样说明: “倒回沟风景区位于栾川县城西35公里的叫河乡镜内,因汉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在漫天飞雪之际倒穿靴子,造成出沟假象,到南阳称帝后御赐“倒回沟”。景区内地貌奇特、山势雄、植被茂密、溪水清幽、潭潭相连、奇石、雄山、秀水、幽林在此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森林探险、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哈哈,之所以把门票上的简介,一字不漏,是想省了自己的语言,然后可以说一些这简介里没有的感觉。我只说一句,若你喜欢自然,这简介无一虚假。 1.大雨中,冲出倒回沟 7月29日清晨,栾川倒回沟的山中。雨,不停地下,站在农家的院子里,望见水流湍急,水势凶猛,一改昨日小溪水潺潺轻松欢快的感觉。 有孩子打着伞看过了回来说,昨日坐在上面玩耍的大石看不见了。此刻竟然有些紧张,当然刺激是紧张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场景可是不多见。穿了两层衣服还感觉到冷,于是行程缩短半天,决定提前下山,怕的是若下了一夜再持续一天,想出山也出不去了。 伞,有人没带,店主找来了几把旧的,大概又向另一个同住这家店的洛阳的团队借了才可以一人一把。雨这么大,路又窄,两人一把并行是不可能的。能不带的东西都留下来,重要的是能安全的出去,明天还要上班呢。 昨日之石的确已经淹没,本来高高的石桥已挨着水面,站在桥中间想拿出相机,拍一下这一夜之间就改变的景,可是雨点霹雳啪啦的,手中的伞稍一倾斜,衣服就湿透了。又怕挡着后面的人不能前行,怕朋友担心自己的安全,只好忍下这份心! 山路是人工修筑的,台阶石桥的宽度很少有超过五十公分的。还好是石子水泥的,只有水,没有泥泞的艰难,走在这雨中的山上,紧张和好奇,却也有趣。我们同事七个大人,再加上三个孩子,还有送我们下山的店主家二十岁的男孩,共十一人,竟然在这样的情境下,笑声不时传出。 走出没多远,走在前面的人一起向后喊,没路了!是的,原来的小桥已被淹没,而且这距离挺宽的,坏了!有人说要脱下鞋子,可是这温度,我是怕的,倒回去!所幸,这断桥附近的山上,有一家店,正好是送我们下山的男孩子的姐姐开的,从他姐姐家的宅子里穿过去,又可以回到原来的路上。 我走在队伍的最后,听到男孩子的姐姐的说:“遇到水急的地方,要快些走过!”我在想,是要快些的,下一浪可能更强。又听她嘱咐弟弟:“要是雨不停,你回不来,就不要上山了,打个电话说一声!” 远远地,姐姐还在嘱咐弟弟回来的时候上不了山,就不要上了! 雨大,风也同样,伞除了遮住头,也遮不住什么。只是山上的树斜下来,也起了伞的作用。急着下山,脚步很快的。虽然快,也顾得上看一眼远处山的景,黑色的云依然罩着山,近处是雨点,远处是雨雾,身侧是哗哗的水流,水边也有在风雨中依然艳丽的花朵吸引着人的目光。 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水潭,那水泥的,一步一个的石面露在外面。走在我身边的店主家的男孩说,此处没有被淹没,后面的路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话就怕说,前面的是有路,但是在走向那石阶之前,要先从右侧绕过去,而这一段路却是平的,水一浪又一浪从这里滑向紧挨山边的水涧里。 这次没有可绕的路了! 有人说要脱鞋过的,脱了还要穿,何况在这雨中,前面的路光着脚是不可能走的,我已经决定穿着鞋过去,有人提议要那男孩背过去的,背十岁左右的孩子对二十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我是绝不会让他的背的,也不会让别人背,我就是我,于是我走过去了,而且还想要潇洒地走过。我记得男孩子姐姐的那句话,水急的时候,看准了,是要快些过。 看准了地形,也看准了那水的缓急,踩着水边试一下深浅,想跑过去的,可是不知怎么身子一晃,后边的一声急呼,原来的心理准备也没了,右脚已完全踏放水中,旅游鞋成了水鞋,索性就这么漫不经心地过去了,反正已入水。 过去了,埋怨同事们不该喊那一声,可是他们说看你晃了一下很危险,因为左边的潭水很深的,我一想,确实是我晃在先,也就没话说了,哈哈。至于后面的谁背了谁我却不知,路要继续向前的,这一路的感觉是,时间不能延误。 后面的路确实不在有危险了,可以放下心欣赏一下那山上的景。可惜相机没时间拿出来,几天下来也忘了那些景观的名字,只记得那大水中,有一块面积不小的平整的石头,上书“刘秀床”,心想,刘秀还真会选地方,山清水秀不说,这么大的雨,别的石头都已不见,偏偏他睡的地方,水从旁边绕过,就那么多看了几眼,一种特别的感觉因这雨中的刘秀床而来,却不清楚是什么。 后悔自己那一瞬间没掌握好,穿着灌满水的鞋子实在不舒服。不过呢,当走到最后的时候,湿了鞋子的就不是我一个人了,应该问还有谁的鞋子没有灌水才对。 那是从山上泻下来的水,与瀑布一样,拿伞挡住了头,却挡不住落地的水再溅到鞋子上,水势之大,不是只湿了鞋面就饶了人的。尽管后面的人催着前面的快走,想快点跑过去,也不能避免湿鞋的可能。 常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这一路在雨中,在水边,在“瀑布”下,想躲吗?没有那么容易。 已经看到风景区的大门了,也许以后再不会来这里,即使再来,也不一定会有这雨中的景,终于忍不住,从背包里拿出已经是湿湿的相机,不求技术,只求能留下一个模糊的记忆也好! 问一句,若你来此,是想遇到这雨,还是想躲开?我知道,你肯定渴望有这样一次经历的。
|
转自:http://yxaszmzzyc.blog.dahe.cn/archives/2007/72391.htm3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