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西安7日游记之二关林、龙门石窟拙记 |
[游记]洛阳、西安7日游记之二关林、龙门石窟拙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西山石窟的左侧流淌着伊河水,河边的栏杆上,不出五步就嵌有摘自佛经的经文和警句。我们边走边读,只觉这些精练而睿智的话语,启发我们的智慧,又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朝圣做了极好的铺垫。不知不觉间,一条不宽的铁梯出现在我的眼前,黄中带褐的山体巍然屹立,斜斜地望去,山上满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窟窿。原谅我由于旅途的疲劳,当时未记下只字片语,因此现在只能凭记忆来回顾,恐怕叙述中会有些颠倒次序。我记得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宾阳洞(注释1),佛主身形高大,面目喜乐,在给我们震撼的同时,也让我的心头涌起亲切的暖流。佛爱世人,愿将佛法普播九洲,使我们脱离苦海,超脱于六道轮回。而我们世人为七情六欲所困,舍弃不了现世的快乐,或醉生梦死,或终日忙碌以为充实,实则不知最终所谓何物。而佛祖始终以慈祥的面容面对我们,等待我们的皈依。我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信念和虔诚,给予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手艺,雕刻出如此巨大又栩栩如生的佛像。莲花洞(注释2)洞顶的莲花雕刻细腻且逼真。许多小佛龛由于人为的破坏,或是岁月的侵蚀、风化,基本是了无痕迹,但却给你无限的追思和想象。最惊人的当然是奉先寺(注释3),说是因为体积最大,可能忒俗了一点,但巨大的佛像给我们人造成自身的渺小感,并由此引发不自觉的崇敬之感却应该是共识。我的见解浅薄,不敢造次,谨以注释补拙。 注释1: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段中部,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而规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它开凿于公元493年或此之前,考为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多于该洞发愿造像。古阳洞内窟顶及其余部位都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样的佛龛,南北两壁有计划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龛,且佛龛大多数都刻有“造像铭”,统计多达800多品,因而古阳洞又是中国石窟保存造像铭最多的一座洞窟。魏碑书体精华“龙门二十品”该洞就占19品。正壁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主尊佛像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古阳洞大小龛内的造像,都是北魏后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像。各龛的龛楣和龛内佛像的背光及头光,是极富于变化的优美图案纹饰,表现了当时的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度水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055b3010009oe.html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