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西北之行日记-丽江/中甸

[游记]滇西北之行日记-丽江/中甸

2007-07-16    guzhenu.com

奶都下海卖红薯(5毛钱的极品)和炸土豆,古镇的东西比新城贵,但很有特色。晚上到附近的小店走走逛逛,看到了布农铃(当年一个独行侠用了五个月穿越西藏后的创意)、唯一仍在使用的纳西象形文字、小狗Charlie和我所见过的最酷最全的Sportswear店(正牌好货,但贵),古镇这才在我眼前慢慢渗透出她的韵味。
提醒:
1)若经昆明转机到丽江且不出机场,保留机票并出示安检,以避免再次购买机场建设费。
2)云南大多地方早晚温差大,12月到2月,在滇西北一线(昆明-大理-中甸/香格里拉-丽江)找一家有电热毯或热风机的客栈比较好。客栈的价格从每人15元到60元不等。

01/06/2002 星期日 晴

古镇的清晨最美丽。
七点天还未亮的时候,只听得到贯穿整个古镇的流水声和几声响亮的鸡鸣,层层叠叠的屋脊伴随淡淡的月光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坐在花马国河边的台阶上,望着对面早起的妇人搬开木门,一个慵懒的哈欠,似乎就驱走了仅存的一点儿倦意。天那头慢慢亮了起来,吱吱嘎嘎的开门声于是此起彼伏。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丽江汽车客运站出发的空调豪华大巴极其干净、舒适,到中甸的票价也就25元。沿途四个小时的风景是最美的,从绿油油的梯田,到宛如碧玉的湖泊,从险峻的盘山公路到在草原上悠哉悠哉啃吃草食的牦牛,点点滴滴都让人兴奋不已。很多隔着车窗没用闪光拍的照片效果都非常好。到中甸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一下车,便感受到了高原特有的紫外线和强烈的日光,于是只能戴上墨镜,原来想像中的高原反应也没出现。中甸县全县平均海拔3000米,最近刚经中央批准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或许为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吧。我们住进了终点站斜对面的迪庆宾馆,由于是淡季,很多房间都能打折。这里的房间有四人的统间,20元/人的那种,用的是公共卫生和淋浴,我们要的是有电热毯,带卫生间的120元标房(旺季是220元一间)。另外还有带空调的原价380元,打折到280的豪华房。中甸以川菜居多,爱吃辣的朋友一定会喜欢这里的米线,不能吃辣的可以点炒饵丝和清炒时蔬。客运站对面的一条马路上全是crappy的小店,随便哪家都可以去试试。

因为事先也没怎么安排,随便问了一个人,说松赞林寺搭1路公车就能到,很近。于是在车站等了会儿,先是一辆破破烂烂的3路,然后是面目全非的2路,1路隔了两分钟也到了,实在是不敢恭维。幸好10分钟就抵达目的地。松赞林寺有点像布达拉宫的缩影,喇嘛们身穿绛红的衣服,和晒得黝黑的肤色也没法形成鲜明对比。进入大殿,须从左向右顺时针参观,不能戴帽子,我一进门就往右边走,年轻的喇嘛立马朝我喝斥了一声。长明灯是我从未见识过的,就是用酥油作燃料的油灯,很漂亮。一个小寺的院子里养了很多小动物,小黑猪(那里好像没有白猪),鸡啊,羊啊什么的,那鸡可厉害了,一只只能从二楼飞下地,毛色黑亮,看上去就很好吃。莫非喇嘛什么都能吃?爬了几级台阶,这才感到上气不接下气,索性一屁股坐下晒晒太阳,中甸的天是那么蓝,没有一点白云,就像一块画布,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气,周围静得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偶尔一只老鹰伸展着巨大的翅膀从视线中划过,这才让人意识到不是在梦中。这正是我想像中的松赞林寺,没有时间的约束,没有导游或成群结队的游客坏了你的兴致,那一刻,仿佛真的凝固了。不知什么时候,起身伸了个懒腰,一口气爬到了顶,终于彻底领教了高纬度的滋味。主殿前的广场上是三三俩俩的喇嘛,互相交谈着,比划着。

湛蓝湛蓝的天,土黄色的庙宇和穿梭于此的喇嘛,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块冲击,让你不由自主地想用小小的相机全拍下来。转一个身,从3800米海拔的山顶俯瞰整个山谷,脚下似乎有些站立不稳,绵延的山脉又构成了一道迥然不同的风景线。

01/06/2002 星期日 晴
从松赞林寺出来,听人说依拉草原不远,2路车能到。没想到司机都不愿去,原来中途还得转车,不过他们倒也爽快,50块就可以包车,那车开了会儿,一个椅背掉了下来,再一个颠簸,后排整个坐垫都下来了,甚是好笑。依拉草原正是没什么草的时候,连牦牛都上了山坡啃草去了。但宽阔的草原和健硕的马匹仍让人不禁为之心动。为我们牵马的是一群藏族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却能照顾一大群马匹,而他们自个儿翻身上马绝对轻松自如。这时正巧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穿过山脉,丝丝缕缕地撒在空旷的平地上。依拉草原的美是那种静谧的美,虽然没有看到这里著名的黑颈鹤,但草原让人心醉的感觉至今仍久久不能忘怀。
01/07/2002 星期一 多云

早上找了个司机,这可能是云南之行最幸运的事。马师傅是回族人,也是虎跳峡开路第一人。可别小看这头衔,当年可是有很多人为了拿这个头衔和奖金丢了命。马师傅在老山当兵时学会了开车,退役后回家待了几年,90年代初,虎跳峡炸山开路,为了节省资金,只能重赏愿意试车的勇夫,当时试的是东风卡车,在那么狭窄的盘山公路上行驶简直难以想像,不过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地方的路需要加宽。马师傅说这四个小时下来,满身的冷汗,到了终点看见欢迎的人群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哈巴雪山是马师傅出生、成长的地方,和玉龙雪山一

转自:http://www.guzhenu.com/Article/200610/Article_20061025110845_6215_2.html1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