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川滇之行(3)-中甸与稻城 |
[游记]川滇之行(3)-中甸与稻城 |
2007-07-16 live.com |
川滇之行(3)-中甸与稻城 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叫James Hilton的美国佬写了一本名叫《消失的地平线》的书,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流行的词汇"Shangri-la",也就是香格里拉了。多年后,云南的中甸,四川的稻城,西藏的林芝和山南乃至尼泊尔为了这个称号的归属争执不下。最后,云南的中甸赢得了这块金字招牌。 在我看来,中甸的胜出很大因素就是中甸的古城,这一点至少在稻城是不具备的。而中甸的古城之所以存在,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当初西藏拉萨的喇嘛这里派驻了一个土司,于是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中甸古城的格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稻城在古代也许没有这么重要的地理优势,所以相对于中甸,稻城缺少了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沧桑感。 然而两地的景色相比起来,稻城却毫不逊色。实际上在滇西北、川西南这个范围内的藏区基本上都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景点,但是处处是风景,处处都漂亮,毫不夸张,随便哪条山沟哪片草地,拿到内地去,都会成为人人挤破头的“景区”。 由于中甸已经是藏区,所以藏民族的风情成了此地最大的看点。如果再美丽的只是山水,那么时间长了总会看的厌烦。但如果时不时地山谷中闪现出一栋两栋那种四四方方的藏式民居,还有山坡上已经变得星星点点牦牛群,那么你的旅程将永远不会寂寞。 从中甸赶往稻城的路很长,要走整整一天,而且基本上都是山路,数不清有多少急弯。如果是在金沙江或者别的河流的峡谷里开车更是刺激,一边是咆哮汹涌的大河,以便就是刀劈出来的峭壁。在这种路上开车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超车。当我们前面有货车或者大客车比较慢的时候,我们想要超他,首先要观察路况,前方视野不好,比如正在上坡或者急弯的时候决不超车。如果路况没有问题,我们则要鸣笛示意。前面的慢车也要相机而动,如果不适合是不会给我们让道的;如果没问题,慢车就是打右转灯,同时向右让出外道,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加速超过了。在我们的车头与慢车平齐的时候,我们会鸣笛,表示感谢,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超过去了,而被超的慢车会在后面回一声喇叭,表示“不客气”。在这种几个小时都可能见不到一辆车的地方,一声声礼貌的鸣笛让人感到的温馨是在城市的人无法想象的。当然,这种“规矩”倒是常跑长途的货车、大客车司机遵守的最好,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城里人往往会乱超车,经常发生车祸。 从中甸赶往稻城实际上是一个海拔逐渐升高的过程,高山峡谷的路段在靠近中甸的地方更多,到了稻城反而少了,进而几乎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上到了高原之上,而高原之上的土地很少有起伏剧烈高山深峡,而一色的都是比馒头那种角度还要平缓的多的山包。高原上树少,山包上长满了草,这就是天然的高原牧场,藏民的牛羊白天就撒在上面,很少见到人去管 |
转自:http://invinciblewu.spaces.live.com/blog/cns!20941FB91682983A!235.entry?_c=BlogPart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