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白马寺游记

[游记]洛阳白马寺游记

2007-07-29    sina.com.cn

5月28日上午,我们从开封去洛阳,准备去参观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我们从连霍高速经郑州,用了三、四个小时,就到了洛阳。下了高速,我们直奔白马寺。

驮经的白马塑像

这个香炉是文物,已经不允许烧香了。

(护法神,韦驮)

(千年古柏)

白马寺位于洛阳附近的白马寺镇,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我去寺门前买票,只见一胖大和尚端坐屋内,把我递上的钱用验钞机一过,然后撕下几张门票递给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和尚买票,不免有些惊奇。

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典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防不胜防之貔貅开光

从白马寺出来,看到门前有很多买小商品的店铺。我和同事进去随便看看,服务员告诉我们这里是收上来的古物,可是价格不高,一定不是真的。同事相中了一个小貔貅。据说貔貅是龙的儿子,可以招财进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买了两个,每个20元。我心里想:“价钱还不贵,就是假的也没事。”交完钱,卖我们貔貅的小女孩说带我们去“开光”。我想去就去吧,她带我们去对面的店铺,把我带进后面的一个小屋。屋子有3、4平方米大小,里面有一个留头发的老太太,穿着一套僧人的服装。她让我跪在佛像前面的蒲团上,然后她在佛像前面念念有词,嘴里说什么我一句也不懂。念完了,让我磕头。然后告诉我,要做功德,我一看,那就掏钱吧,就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些零钱。老太太让我看功德簿上的名字和钱数有100、150的,还有300的,她告诉我,你看人家捐了多少?。我把钱放在香炉旁边,告诉老太太,就捐这些,也不用记到本上了。出来之后,我想她收了我12元钱会怎么办,卖貔貅的小女孩还要提成的。不管怎么办,让她老人家自己去编吧。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5d121a010003to6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