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夏第一寺洛阳白马寺游记攻略游记攻略无名的叶子 |
[游记]华夏第一寺洛阳白马寺游记攻略游记攻略无名的叶子 |
2008-06-10 bokee.com |
分类:游记攻略 2008.5.1112:31作者:无名的叶子 | 评论:0 | 阅读:0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称作“释源”或者“祖庭”,它的建造格局也成为后世佛寺的样板。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之子)夜梦金人,遂遣使到西域求法,直到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像、佛经抵达洛阳,汉明帝亲自逢迎,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造僧院,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庙,也正因“白马寺”之名,后世所建佛院皆称“某某寺”,而白马寺的建筑格局也成了中国众多佛寺之样板。 白马寺坐北向南,从大门起以此进入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白马寺山门有一大二小三座拱门,象征智慧、慈悲、方便;也象征中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简称“三门”。登解脱门,是佛教最原始的教义,后来“三门”逐渐演化为“山门”,大概是因为中国的佛寺多建造于深山所致。门前,两尊白马雕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驮经白马,而是宋代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魏咸信的守墓石马,1935年重修白马寺的时候迁置而来的。白马寺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按照东、中、西轴线分布的,从南至北,地势逐渐加高,至最高处的清凉台和毗卢殿,正所谓“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白马寺各个佛殿供奉的各种泥塑、木雕的佛像、法器大多是国宝级的文物,然而却非原白马寺所有。文革中破四旧,白马寺被毁坏一空,75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提出想参观一下白马寺,可这时候的白马寺已经是一座空寺,为此周恩来总理下令从故宫博物院调集了2900件文物,也有了白马寺的重生。然而看到这充满了珍贵文物的白马寺,听到这段历史渊源,让人百感交集,幸耶,不幸耶?!无论如何,总希望能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白马寺的。 白马寺中能让人一溯其源,遥忆东汉的除了那一个个佛殿的名字,还有一个寿桃模样的石雕,经过小师傅的解释才知道,这是白马寺最早的遗迹,建寺之初的齐云塔的塔尖,后来齐云塔被毁重修,这个塔尖就这么流传了下来,基本上成了白马寺的吉祥物,每个游人走过都要摸一下,表面上已经光滑溜圆。寺庙的最后一重清凉台曾经是汉明帝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其中“凉”字采用了三点水的偏旁,意味着凉快多一点。正殿名为“狮窟”,东西厢房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的地方。整个庭院古木森森,偏趁凉多,而且充满佛气的庭院,有其一一景,一柏二藤相依相扶,皆生机盎然,不由人感叹,莫非终日听经,才有这般和谐相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清凉台,这样一个庭院,是曾经汉明帝避暑读书过的地方,是两位高僧翻译四十二章经的地方,这里,带给人多少的追忆! 白马寺绿化非常好,古木荫荫,亭台楼阁,翘角屋檐皆隐藏于参天大树中,整个画面清幽静谧,不负清净禅林之称。而地处洛阳,无论如何是少不了洛阳的市花的,两个大大的花园,植满了牡丹芍药,中有一亭,可供行人歇憩,正是牡丹花期过,芍药初绽,满园落英,偶尔一只早放的芍药,吸银着蜂蝶翩然而舞,旁边的林荫道上,一排蓝色的鸢尾开得正是灿烂。这就是白马寺,也只有地处洛阳的白马寺才能有如斯景致! 白马寺,佛寺之祖,且不说那满寺之国宝,且在寺院里走一圈,感受那清幽禅林,满庭芬芳,看看那一个个殿堂,追忆遥远的历史,别有一番感触到心头!
|
转自:http://wumingdeyezi.bokee.com/viewdiary.29439023.html5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