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奇迹!一千多年前就有这么高水准的石窟艺术,这真是世界奇迹!这是游人们参观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后,从心底里发出的感叹。的确,不久前,笔者有幸到龙门石窟游览,亲眼目睹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龙门石窟的风采,深深地被1600多年前留下来的栩栩如生的石窟艺术所感动。 龙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面12公里处的伊河之滨。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两岸石壁峭立,状如门阙,故称龙门。我们站在入口处,远远望去,只见大大小小的佛龛犹如蜂巢一般地密布在伊河岸旁,南北长达10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真可谓是:精舍绕层阿,千龛临峭壁。显得特别宏伟气魄,蔚为壮观。 龙门石窟开创于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后历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近500年的大规模营造。如今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2800多块,佛塔50余座。在整个石窟中,北魏造像占1/3,唐代造像占2/3。其中万佛洞造像最多,有大小佛像15000余尊。 龙门石窟的造像,姿态各异,丰富多彩。最大的卢舍那像高17.14米,仍比例合宜;最小的莲花洞南壁上的小佛像仅0.02米,却面目清晰。佛、菩萨、弟子像,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其刀法娴熟流畅,造型优美生动,尽称中华奇观。北魏造像具有秀骨清姿,潇洒飘逸的特色,而唐代造像则具有面容丰满,典雅大方的风格。特别是奉先寺大佛龛的塑造,更是达到了顶峰。窟中的卢舍那像,相传是依照武则天的容貌塑造出来的。佛像面容丰满圆润,双目慈祥可亲,姿态端庄、肃穆,衣纹简洁流畅,素有东方维纳斯之称,而又有维纳斯所不可比拟的雍容典雅。两侧群像:二弟子,迦叶老成持重,阿难温顺虔诚;二菩萨,含睇微笑,盛装艳服,娇娆而又端庄;护法天王气势威武、雄壮刚健;力士筋肌突暴,刚猛暴烈。所有人物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而这些人物在艺术风格上又是那样的和谐统一,从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其对比、夸张、烘托、渲染等种种造型的笔法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其成为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雕塑艺术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将给每一位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带来了美好而丰富的艺术感受。在此,我衷心祝愿这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永保艺术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