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门石窟游!龙门石窟图片 |
[游记]龙门石窟游!龙门石窟图片 |
2008-05-22 alibaba.com |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周末正值洛阳的牡丹花节 龙门石窟管理委员会,所以我们全家出动开始了我们的洛阳行。我们决定先去洛阳的龙门石窟看看。 昨天真是个好天气,因为刚下过雨空气特别的湿润,景区里的绿化非常好又依山傍水的,路面也都是青石所以一路走走停停格外的舒心。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下网上关于龙门石窟的简介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洛阳龙门石窟简介,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处处看完后感触最深的就是小羊的提问:“妈妈,为什么佛像大都没有头呢?”真的是这样,虽然整个石窟给人的感觉很宏伟很壮观,让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只是后来由于人为的盗取和破坏很多佛像现在都身首异处让人寒心啊! 真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护好我们的名胜古迹,维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孩子的孩子还能看到祖国的瑰宝! 从船上看最壮观的奉先寺龙门石窟 旅游,它位于洛阳市龙门山南端,建于唐咸亨叁年(公元672年),历时四年竣工。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雕有11尊佛像,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据造像铭载,女皇武则天为建造此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
转自: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bbjlmiu/article/b0-i3768859.html1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