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奔"龙门石窟"而来

[游记]奔"龙门石窟"而来

2008-05-22    tom.com

好想贴张图,但是现在我的手头没有照片。

一张龙门石窟的图片。

这是此行印象最深的记忆。旅人们是疲惫的,但心情却happy着。

天公有点不作美,我们只能撑着雨伞游览。

待我们赶到龙门石窟处,只见远处丛山峻岭,宛如佛陀卧在山涧一般。

淅淅沥沥的小雨,让这里有一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回想。

逃离北京,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而这里,感觉自己似乎被自然换掉了一个肺。

因为这里空气是好的,心情是好的。

两旁是山,中间是水。

这样的景色不知何时曾出现在我的梦里。

如今却在这里实现了。

当我们跨过大桥,走过对岸之时,

我还曾驻足地向对岸张望,望向那些被侵略者夺去的宝藏——佛像。

佛像是残缺的,在人们的心里也就留下了残缺。

听一位洛阳人介绍,这个佛像不是。。。摧残的,也不是日本人损毁的。

而是美国人和无良的奸商勾结之后的杰作。

我向来认为,美国人很无知,现在尤其这样认为,他们的无知源于自大。

在那个烽火缭绕的年代,美国人为什么无知?

是因为他们是新一代的暴发户。他们没有多少文化的涵养。

无良的奸商也就不提,因为不屑。

日本人是不会这样去做的,日本人虔诚地相信着佛,和他们崇尚的中原文化。

在日本,即使是由他们保管的中国文物,也都是精心的珍藏着。

哪像那些远来的欧洲人。

他们会把“王羲之”用来点大烟,把“唐卡”做成卢浮宫的墙纸。

无知就是无知。。。

要抒发的感情至深,以至于在这里不需要继续下去。

只觉得,来看一眼龙门的石窟,是对文化的敬仰。而这份敬仰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膨胀。

阿弥陀佛

站在奉先寺里,遥想当年的场景。

四面的墙壁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佛祖身着艳丽华美的服饰。仪态尊荣。

他们的手,眼,嘴,鼻,都惟妙惟肖。

大佛祖,坐立在中间,普度众生。。。

中间万神拥戴,各神各主其位。掌控着世间百态。

于斯,站在这样的意境里。是种思想和心灵的超脱。

放弃欲望,贪念,浮尘。。。看淡一切。

那将是何等的艺术现场,而这里是何等的艺术殿堂。

配上佛祖的忠告,和警言。是一种心灵灵魂的深化。

有这样的体验,此行就已经足矣。。。

之后的行程,没有太多我感兴趣的。

牡丹,虽是国花,但我却没有兴致。

之于花草之类,于我没有大多意义可言。也许原本不是什么惜花爱花之人。

如果严格思索一番,我还是比较喜欢丹桂。

秉着兴致,想先一睹“千年牡丹王”的风采,可谁知,不过如此一般。

拍了很多“在丛中笑”的照片。呵呵~~

可爱的小男生——张哲,呵呵。这是我们在丛中笑系列图片之一。

关林庙,走了什么什么路,号称洛阳的小卢沟桥的路。

看了龙爪,凤尾的两棵树。

和其他的庙宇没有什么二致。自然也就是四处闲逛一番。

白马寺,千年的古刹。像是东方的“比萨”。众人前来朝拜,很是虔诚。

这里的僧人,过于世俗,有点商业过头的感觉。

没有了寺庙“清修”之境的神韵。

善良的华保同学。。。

古墓博物馆。汉、魏晋、唐、宋,甚至到金。。。

墓葬文化,小有意思。

看到很多很熟悉的画,是中国美术史课上看到的那些。

结合着老师当年所讲的那些内容,

再仔细的去品这些画,才能体会中国文化的意境。

我很喜欢隋唐时期的中国画。不过在古墓里看到的随葬的壁画,太过简陋。

完全不能体现那个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最高。

转自:http://blog.tom.com/liding336/article/1880.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