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门石窟,一别34年了 |
[游记]龙门石窟,一别34年了 |
2008-05-22 sina.com.cn |
对岸遥望,龙门山简直就像个硕大无朋的马蜂窝,上密密麻麻凿满层层累累石头洞穴,藏匿着10万余尊佛像。我曾在奉天寺下震撼卢舍纳大佛的温美矜持,两边武士金刚的孔武凶悍,阿牒伽叶的亲善顺服。可惜当年没照相机。34年后的今天权算补拍。 白云天狗斗转星移,几十年来我常想,那些凿出的石头那去了? 1974年1月,我冒着凛冽的北风,跟打仗一样从南京挤上了春运的临客,一路站了26个钟头,腿常发软下坐,似乎不是自己的。在淡烟微风细雪霏霏的黄昏,拖着麻木不仁的双腿走下洛阳火车站月台。手里还提着一竹篮40斤重的水磨年糕。 火车站附近有卖议价油条的摊贩。在挥舞着黑油油的手,不停吆喝人去吃。颇有江湖味道也颇热情:哎!南来的,北往的,走一走看一看尝一尝,俺家来油馍使香油炸来就是香! 但吃客只要一吃完,立即就被撵开腾座位让给新来的。对不想腾地方的毫不客气:老乡,裹紧恁那破棉袄抓紧拿恁那提兜儿走路,甭在这儿恶囊人 !俺做小买卖的,赔不起! 所谓议价,也就是不要粮票。价格是1毛钱2根。当时我兜里只有2分一枚镍币。并归家留做纪念。而当时小旅馆1个铺位最便宜也要2毛钱,通铺就得1毛钱。 那天我在夹道万株榆树中迎着北风又步行了20多里。并不时进路边国营食堂讨自来水喝。天色擦黑时到了龙门石窟。半路遇见一拉架子车者,经商量,把年糕搁车上,他坐我拉,能轻松些。后经他指引在一破草棚子里露宿。 我在龙门附近巡梭良久,最后决定钻进大堆的麦秸里,在麦秸熟稔的味道里就寝。半夜冻醒许多次,把耳垂手背冻坏。还担心有狼。我很饿,咽着口水却坚持不吃篮子里的年糕。那是姑妈送予父亲的年礼。 就这样,我不时被冻醒,又抗不住睡魔迷糊一阵,一直到黎明时,我抖落浑身草屑,就生了一堆火,体验火烤胸前暖,风吹脊背寒。并想起杜甫诗: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残月西挂微风拂煦,我望着天边的明月和踏霜早行的毛驴车,无聊地吟诵了:今宵醉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104ee01000ch8.html3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