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洗砚池街20号

[游记]洗砚池街20号

2008-05-22    sina.com.cn

步入故居,一眼望见的洗砚池静如往昔,天空和风徐徐,岸边垂柳依依,只有这泓不变的池水,该还记得千年往事。那个一次次奔赴池边俯身清洗手中砚台的幼小的身影,有没有在意身后父亲深情的目光,那潭渐渐演变成墨色的池水,成为幼年王羲之刻苦习字的见证。而今,池北临畔修建砚碑亭,亭内立“晋王右军洗砚处”、“洗砚池”石碑两块。由砚碑亭北行至空景处,有一处大理石高台,此地即“晒书台”,为当时王家晒书之所。《集柳碑》中记载,“永嘉之变”,“诸王南迁,舍宅为寺。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曰洗砚池,皆其遗址”。当日,自己便站在高台之上,有风自洗砚池水面轻轻拂来,遥想昔日,该同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晒书台上人影憧憧,笑声朗朗,眼前身后书香、墨香,恍惚间竟不知身在何处。如今,砚碑亭东临池所建左堂,又名“晋墨斋”,与砚碑亭西池中新设的“留香亭”,想来亦为此故。

由晒书台北的琅琊书院缓缓步出,自己仍忍不住回首。琅琊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李希贤在右军祠内设立。如今,幽雅洁净的琅琊书院内陈列着王羲之的碑帖、石刻及国内书法名家的精品。汉字的特殊结构由着书写的演绎,宛如立在宣纸上的舞蹈,变幻莫测,美轮美奂,从而使得书法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粹、瑰宝。王羲之生活的晋代,书法出现了高峰,篆、隶、草、行、楷诸体齐备,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其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飘若游云,矫苔惊蛇”、“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贵越群品,古今莫二”。被后代尊为“书圣”。突然,一声明丽的嗓音从旁边传来,原来是故居讲解员正带领一群外地游客观瞻书法碑廊。位于洗砚池西边的书法碑廊,是一条幽深的回廊,长达百余米,廊壁嵌大理石石碑50余块。我看着那些拜谒书圣故居的人们静静地立在每一块石碑前,拍摄留影,欣赏着书圣手迹、碑帖及当代南北大家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羲之故居内,最宏伟、壮丽的莫过于普照寺。《临沂县志·古迹》中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晋永嘉元年间,王氏南迁,舍宅为佛寺。而今寻访羲之旧居,此处便为书圣王羲之的出生地,曾经生活过的原址了。历代怀着对书圣的崇敬与爱戴,故宅的佛寺亦经诸朝一路沿革,后魏时,名律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明正德年间,被封于沂州的泾王朱又对此寺进行大规模修缮,并铸大批铜佛像及1口大铁钟。金黄统四年,1144年,和尚觉海重修该寺,并集唐柳公权的正楷字刻成了集柳碑《沂州普照禅寺修造记》,碑文中记述了普照寺为书圣王羲之的古宅和该寺的沿革。被誉为古琅琊八景之一的“普照夕阳”即在此处。如今,镌刻在洗砚池东侧拱桥的诗文之情景在故居重现,“碧玉接头日未沉,几家残照半城阴,斜细宝刹千层影,光灿瑶龛百丈金,归雁携云投百消,啼猿迎月上东林,柴门欲掩师僧定,坐上闲庭抱膝吟。”只是自己未等至夕阳西下,内心早已有一缕阳光自宝殿西窗射入,金色的佛像,金光四射,灼灼闪亮。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faabd010009ao.html4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