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室山印象 |
[游记]太室山印象 |
2008-02-29 17u.com |
太室山小记 如今人们已经厌倦了喧嚣的都市,三五结伴追寻大自然赋予的真朴景象已经成为时尚。说来惭愧,生于嵩山脚下的都市,已是中年的我,可能是畏惧嵩山气势的缘故,今年十月,才是第一次登上太室山。去过多次少林寺,知道那里是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发祥地。然而对于嵩山,可以说是陌生的。问起许多朋友,知道少林寺的不少,知道嵩山的不多,可见,连河南人自己也不太了解中岳。 嵩山之名源于《诗经》“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嵩山的主体部分,由少室山、太室山、三皇寨组成。太室山由三十六峰组成,其最高峰为峻极峰,海拔1494米。太室山是中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登峻极、览天下、观胜景、赞中原视为一大乐事。傅梅写诗描述道:“太室似龙卧,少室如凤舞,左右郁相望,维岳垂千古。”这是对嵩山形象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著名的嵩阳书院就在太室山脚下。 选择秋高气爽的日子登太室山,不失为明智之举。秋天的太室山,绿树红叶交相辉映,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我相信无论谁,爬太室山后都会留下难忘的景象…… 拾级而上,远处的山峰就像国画中“劈斧皴”勾勒出的意境一样,清晰动人。山坡上的丛林,不像香山一样漫山红叶,红的颜色看久之后,用时下的话说,会有“视觉疲劳”之嫌。而嵩山的红叶,是镶嵌在红、黄之间的,就像点缀在绿叶中的红花,虽不是那么鲜艳,但觉深邃、凝重…… 记不清是什么内容了,一通摩崖石刻突现眼睑。笔力遒劲,方圆兼备;融《石门铭》和《郑文公》笔意。为此行增添不少色彩…… 峻极峰,多么威武的名字!站在山尖儿,了望中原,突然想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的名句。 下到山坡时遇到两个黄色狸猫!大概是饿极了,嘶声叫着可怜巴巴地向我们要食。想这深秋的大山,觅食无疑是困难的。喂了两个鸡蛋,自认是救了两个生灵,带着一颗安稳的心,下山去了…… 2006、11、7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3468.html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