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少林寺,对于“80后”的一代人来说,依稀的印象恐怕只有电影中李连杰尚未成名时的那张没有皱纹、偶发几颗小痘的青春脸庞。然而,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到访,却使少林寺再次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目光。初春的少林绝非电影中那般色调凝重,心情随着阳光下练武的孩子们“哈哈”的叫喊声,竟变得豁然起来。 脸盆“端”出真功夫 从郑州市区乘车前往登封,大约1个半小时之后,出高速公路的登封收费站,已可遥遥望见拔地而起的座座山峦。沿着宽敞的迎宾大道前行,两旁武校林立,路边,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正在相互切磋技艺。 进入少林寺新修建的景区大门,换乘电瓶车前往景区深处的塔林,顺便沿途赏景,当然,你也可以安步当车。还记得电影《少林寺》里武僧们用尖底木桶提水练功的情景吗?如今,武校学生们早已“鸟枪换炮”,改用脸盆端水锻炼臂力了。 鹤发童颜有秘传 阳光下的塔林,游人虽不至于接踵磨肩,却也人头攒动,恐怕只有那些得道高僧才能身处喧嚣而不动容。外围居右,竖着新近圆寂的大师墓碑。塔林,仍是千百年来一贯的模样,青砖、红砖砌成的宝塔,历经风雨后已然墙面斑驳,经过时间的磨砺,塔上雕花的棱角更显圆滑。我们到时,恰逢当地人在一座古塔前祭祀祖师,大人的满目虔诚和孩子的些许茫然,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或许也正因如此耳闻目睹,才成就了登封的崇武之风世代相传。 避开热闹的人群,往塔林深处走去,一个寂静的角落,一座不起眼的墓冢,甚至不能称其为塔,上书“童行普通之塔”,无人拜谒,多数游人至此匆匆而过,不忍逗留。与那些圆寂的得道高僧受人景仰不同,这座小塔专为那些练习少林童子功未果夭折的孩子而立。 金庸“功夫”更了得 但凡看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的人,慕名而来时,总会感觉少林寺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大。踏入山门,只见石碑夹道,古木参天,性喜负重的龙之九子驮着厚重的石碑分居两侧,正中一条莲花道直通大殿。右侧钟楼前,立有唐太宗的亲笔御书碑,景点的解说员如数家珍一般讲述着“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