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印象(七)嵩山脚下,少林无敌(下) |
[游记]河南印象(七)嵩山脚下,少林无敌(下) |
2007-07-16 blshe.com |
终于来到少林寺了!嗯,和电视上看的一样雄伟,只是游客太多了。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 站在少林寺门口,感觉有点不真实,我真的来到这个似乎只属于传说的圣地了吗? 少林寺的大门名为山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 “碑林有王知敬写的大唐天台御制诗书碑,元代日僧邵元撰文的息庵禅师碑,明代的释迦双迹灵相图,扶桑园沙门德始书写的淳拙和尚碑以及书法家米芾“第一山”刻石,明代董其昌书写的天言道公碑,清乾隆的御书碑,吴道子的观音画像碑等。其中以北宋苏轼的《观音赞碑》和元代赵孟頫的《裕公碑》为最佳。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夫。 少林寺曾一次被废,二次被焚。被废发生在北周武帝时,当时国内信佛人数占居民一半,生产受到影响,损害了皇室利益。于是建德三年(574)周武帝下令禁佛、道二教。少林寺被废弃,僧众纷纷遣散回乡。七世纪初,少林和尚们因在李世民征战中助战有功,受到唐王大力支持,又重建少林寺。至宋时,寺已聚僧二千多人,楼台殿阁五千余间,占地36公顷,藏经近万卷,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皇帝怕武僧造反,放火围攻寺院,将少林寺置于火海中。乾隆以后又加以重修。1928年,军阀石友三纵火又将名刹付之一炬,这次大火损失严重,火势延续五个昼夜,七进院落只剩下二、三间,无数经典、法器等贵重文物化为焦土。解放后又多次整修,逐渐恢复往昔模样。现寺共七进,总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并有常住院、初祖庵、二祖庵、三祖庵、塔林、甘露台、祠堂及南园等附属建筑。 这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原建筑毁于一九二八年,一九八六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上悬挂清康熙御书“宝树芳莲”。屏墙后壁悬塑观音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香火旺盛的西方圣人殿。 天王殿与藏经阁和三进的大雄宝殿均被毁,现已重修好,内有四大天王像。三进大雄宝殿于1986年重建。殿内柱基均为雕刻高1米多的石狮。藏经阁遗址前后,除钟楼遗址上放重5.5吨的金代大铁钟外,神座上放明代弘治元年(1488)铸的1.75米高的地藏王铁像和石碑等文物,东配殿为紧那罗王殿和东客堂,西配殿是六祖堂和西客堂。 方丈院在第五进院落,这是兵火后山门内幸存的第一所建筑。中为方丈室,是历代住持和尚居住的地方。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弘历曾留宿于此,因此一度易名“龙庭”。站在方丈室门口南望少室山主峰,山坡上横卧一块巨石,约10多平方米,每当夏季雨过天晴,阳光直射石上放射出奇异光彩,遥望如白雪一片,晶莹夺目,故称“少室晴雪”,为中岳八景之一。 出方丈室拾级而上,高台上有一座琉璃佛殿,称“达摩殿”,又叫“立雪亭”,相传为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处。慧可,少为儒生,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后出家,精研三藏内典。在40岁左右遇达摩于嵩山洛阳一带游化,即拜他为师。达摩闭门面壁,置之不理,慧可便在门外等候,时数九寒天,大雪过膝,慧可站立雪中不动,第二天达摩仍不许入室,于是慧可砍下左臂献于达摩前,表示求道至诚,达摩才把木棉架裟和钵盂传他,作为传法的凭证。“衣钵传真”的典故便出于此。亭内佛龛中供奉达摩铜像。亭正中悬挂乾隆御书“雪印心珠”横匾。亭外东墙镶嵌金代模刊的苏轼观音像和观音赞、金代刻制的二祖慧可画像、明代左思明的“炼魔台”三字刻石等。 钟楼、鼓楼座落在大雄宝殿两侧 ÷ 有风吹来,禅院檐角传来清脆的风铃声。 少林寺内古树参天,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这棵银杏有点来历,而且它还和别的银杏不一样,它是单身银杏树,银杏树都是两株一起长,但这株例外,所以也称为光棍树,看来少林寺里真的连树都是公的,哈。 离开少林寺,我们前往少林景区最后一个景点——塔林。一路上风景美丽养眼。 举目望去,嵩山绵延不绝,漫山青翠。 如果是在冬季,一片雪景,应该更有意境。 少林寺往西行约500米就到了少林寺的塔林,即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少林寺有名望、有地位的上层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 塔林又分个人塔和公共塔,能够被葬入个人塔的除了是有道高僧,还必须要带有弟子。公共塔就是没有弟子的高僧在圆寂后统一葬入一座塔内,塔的造型和建造都比个人塔简单。 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塔群,现有唐、宋、金、元、明、清名代的砖石墓塔二百四十余座。塔的高、低、大、小、级层、形态,是按照僧人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佛学修养、僧徒多少、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时代特点等条件而修建的,形态各异。塔林的塔一般是一至七级,最高的为15米,大都有塔铭和题记。造型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圆形、柱形、锥体、瓶体、喇叭体、直线形、抛物线形,还有独石雕刻、砖石层叠的,形体多相,造型奇特,堪称古塔艺术之博物馆。塔林中的名塔很多,著名的有建于唐代贞元七年(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宋代的普通塔、元代的裕公塔、明代的照公塔和小山和尚塔等。 塔林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旅游者游览的胜地。
|
转自:http://caojialuo.blshe.com/post/3424/650734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