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初行 虽离嵩山不远,但只浅尝般到过少林寺等景区,从未真正全身心的去接触过它。7月的最后一天,临时决定于一帮驴友穿越莲花峰。上午九时,户外狼、悄悄、丫头等一行七人在赵队的带领下弃公路走上了山路。 初行时,山路颇缓,赵队曰:这是上山之路的飞机场道,听之心惊,不知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慢慢的穿行于密林之间,除偶尔抬头望天不敢顾其他,心中牢记:走路不看景。怱听赵队在前方喊:让女士们停下来拍张照吧!站定,放眼望去,视线内尽时鲜艳的颜色,浅绿的丛林中一簇簇的小黄花争奇斗艳,中间还加杂着谈谈的紫花,如夏威夷衬衣一般围绕在我们周围,不经名的小花在这深山里却展示出了它们独特的风采。 路遇一小山坳,山崖下供奉着山神,悄悄和丫头虔诚的磕头,保佑此行平安。山崖四周的树上结着如菜刀般硕大的豆角,不,他们更正说,那是皂角,我们女孩听了后,争先恐后的摘下来,说回家要用天然皂角水洗头发,肯定会乌黑发亮的。午饭前最后一次休整的地方在将军庙,将军庙的来历源于古时的传说,战乱时,皇帝妻妾逃到深山躲避,局势平定后,皇帝派人去寻找,把找到大老婆的山定为太室山,找到二老婆的山定为少室山。其中派出的一位将军一直没找到任何一位夫人,但他终身未下山,老死于山中。后人为记念他的忠诚,特造庙供奉于他。我们敬了香钱,到庙内磕头,庙内阴暗,看不清将军的容貌,但心中的虔诚却是真心的。据说,守庙的人是自愿的,不要俸禄的,他们世代住在深山里,*采药和香钱过活,他们的这份诚意却是我们世人无法比拟的。 再上山的路开始陡峭,双手伏地,爬山涉溪,攀藤跳沟这是常有的事,大多驴友都有体会自不必多说。当汗水第二遍湿透全身时,我们爬到了两块大岩石旁,赵队在下面喊:要从石缝中穿行。我却不愿前行,攀到石壁上,一可等待后面的人,二也可仔细看一下嵩山。队员们陆续的上来,也都上了岩石。周围是一片迷雾,如云海一般,赵队指着一方说:那个就是我们今天要登的山。我极力望去:除了雾还是雾,那有什么山呀?我的话音未落,雾气像是被有人拉扯着一般,缓缓的向一边飘动,整个云雾宛如一片轻纱,缓缓的,柔柔的,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商女,如初见情人的闺中小姐,如情窦初开的乡村姑娘,慢慢的把自己的面纱移去…….看到了,看到了,绿林、青山、峭壁、悬崖,一副壮丽的山水画映在了我们眼前,细细的画笔勾勒出高山的棱角,浓墨的几笔是长在山壁中的绿树,空白处是没有任何裂缝的石壁,整个山体巍峨的耸立在蓝天与绿林之间,远处的山峰还在云雾中,却是淡淡的,雾气中依然显露出它们的轮廓,如倒“几”字的山崖口给人更是无尽的遐想。我们惊呆了,这神奇般的景像是大自然的魔术吗?是老天对我们爬山辛苦的镐劳吗?我们沉浸在这幅水墨画之中,瞬间,醒悟过来,拍照,快拍照,害羞的大山也会在瞬间拉上的它的面纱,也会在瞬间在浓雾后面。果不出所料,几分钟后,刚才还被我们叹为观止的国画没有了,眼前,身边围绕着的依旧是那化不开的迷雾。上嵩山数次颇有经验的赵队也被这景色所倾倒,说这是他看到最美的嵩山景像。 偶见的美景使我们兴奋不已,以至忘记了大山的无情,在绝壁上徒手攀登也毫无惧意。午饭前,顺利的赶到了营地,一道长修行之地。 道长因误食毒茹而下山看病,我们无缘于他对聊,还好,他的锅灶倒可借用一下。深山里烧水差点让我崩溃,一大锅水竟足足烧了有四十多分钟才半开,赶快下面条,人多,下了两斤。队友春天展示她厨艺的高超,在只有盐的情况下竟把一盘辣椒调配的美味无比。餐后已两点多了,赵队说如果穿越还得十个小时,天黑前是下不了山的,所以准备轻装略爬一点,然后再原路返回。在收整东西的时候,偷眼看了一下修行者的居所(道长修行的地方女性是不能进的),约有十多平方的一间石屋,门是无锁的,窗则是一个无框的平台,连个窗纱也没有,想必夜间虫蚊可以随意的进出,屋内只有一张床和一个蒲团,地上再无别的物什了,衣服及杂物都放在塑料袋内吊之屋顶,没进去,想来屋顶也颇为壮观吧。赵队说,这位道长已在此修行有七八年之久,寒暑如此,心中升起对出家人的敬佩,在此修行,心必静,与世无争,倒也安宁,想来以前诸多政客文人在受到大灾大难之后,都爱隐于深山,为僧为道,潜心修行,也必是有大彻大悟之感。 轻装上山,过阎王鼻,因酷似人的鼻子且山体陡峭不易过而得此名。在此,我们第一次用了绳子,大家都战胜了自我顺利爬上。山顶是白道洞,古代一姓白的道士修行之处,看到那潮湿的崖壁和阴暗的洞室,对修行者的敬意更加一层。短暂的观看之后我们原路返回,下阎王鼻时,要一人一人慢慢的下,先下山的我在下面看着领队一个个的把队员接下,感慨作领队的不易。等待间偶尔发现一蝉在头顶鸣叫,一路上都听到了它们非凡的叫声,却一直没有见其真面目,这次,看清了,山里的蝉要比通常见的瘦小,身呈褐色,翅膀也短悍,略有透明,每一声呼叫前它们都把腹部收起,长鸣时猛然打开,让体内的力量如排山倒海般的通过会胸腔排出,发出略为干燥的鸣叫,刺耳,长久,似是要在最短的时候内向我们这此外来者诉说它们的寂寞。想起一句诗: 蝉噪林俞静,鸟鸣山更幽!想来也有几分道理。 从道长居室旁拿了行装,放下些财物,也略表我们的敬意。 下山的路熟悉而又陌生,峭壁从上往下看去更为恐怖,腿有些发软,眼有些发涩。在一处坡状的岩石上,我拽着树枝猛然断开,我蹲坐在岩石上下滑,忽感一股力量拉住了我,是赵队,感激的冲他笑了笑,有惊无险。 再次过了将军庙,走上了飞行机道,大家心情欢畅,放声高歌。虽没有穿越到底,虽虐的有点不过隐,可看到了最美的嵩山,经历了自我的挑战,我们是以极度虔诚,极度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溶铸在一起,也许也就是驴友们喜爱户外这所在吧! 最后想以余秋雨的一句话结尾:一阵云雾又飘到了我的眼底。 作者:肆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