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6.24]嵩山之行 |
[游记][06.24]嵩山之行 |
2007-07-16 sqradio.com |
-- 作者: 金水博雅 从小就知道中华五岳,嵩山位居其中,而嵩山少林寺的功夫从电视或电影上更 是耳熟目睹,所以对嵩山一直怀有一种崇拜之情,总想找个机会前去拜访。 后来来到了郑州上大学,总算离嵩山又近了一步,可惜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往。 早上5点多钟,我们的车便从校门口出发了, 满载两大车,可能是大家都挺兴 奋, 吃过简便的早饭,我们便开始登山。吃早饭的时候,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嵩山 大概情况,我们所在地即山脚下海拔1000多米,而主峰峻极峰我们能登上的 最高峰海拔1494米,中间的落差是500多米,登上峰顶能一览整个登封市。或许 如同以前出去游玩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精神抖擞的往山 上爬,或许这里的“爬”我得换用一个词,因为山路修得特别好,全是用水泥 浇铸而成的台阶和路面,行走起来没有多大障碍。但慢慢的大家还是散开了, 有的跑到前面去了,有的还落在后面。首先吸引外我的应该是山上的石头,山 本来就由沙石树木组成,石头应该说是每座山的主要内容。这儿的石头一块一 块的堆积在一起,和以前我在其它山上见到的石头不一样,我以前所见到的是 一整块、一整块的大石头矗立在山上,而这则不同。山沟里有一堆一堆的白花 花的石头,就好象采石场里向山下倒的碎石一般,同伴解释说是因为每当下雨 水流过,山坡上的小石块在洪水的冲击下全被冲到山沟里,然后日积月累便形 成了今天所见到的样子;山上的石头也是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找不到非常大 的一个独立的石块,层次非常清晰,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的折皱 和断层。在路边发现一个比较独立一点的石块,但从石块的侧面看,石块就好 像是一层一层地叠在一起而形成的。后爬到半山腰终得解释,这儿在18-25亿 年前曾发生过造山运动,也就是著名的“嵩阳运动”,这儿山上的岩石主要为叶 角岩,故名思义,由小块小块的石头叠加在一起而形成,而以前我所爬的山上 的石头为花岗岩,由不同大陆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岩石的形状自然不同。其 次吸引我的应该说是嵩山的宗教活动盛行,每到一个山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就会 有寺庙,有的属佛教,有的属道教,还有的就弄不清到底属何门何派。山脚下 有法王寺,建于公元71年,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让来自印度的两位僧人翻译佛 经,依太室山而建起此庙,如今这里仍是香火鼎盛,有当年两位高僧亲手植下 的银杏树,每到早春、深秋时分,树能发出类似木鱼敲击以及僧侣诵经的声 音;这里还有外国的年朋友在此习武,练习功夫,从事文化交流活动;其它的 如佛像以及殿宇就不多提。山顶上的峰顶峻极峰上有女娲庙,“人根祖源”, 虽然山顶上的平地面积很小,但这痤庙宇却占据了大部分,庙里供有女娲像, 这里虽然没有山下法王寺那么多正规的僧侣,但自发的来到这里朝拜的老人以 及大婶还真不少,里面仍有人从事礼仪活动。让我感叹的不是庙,而是那些老 人,他们爬了5000多级台阶来到嵩山之顶朝拜,我们爬到山顶时都累得气喘吁 吁,更何况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许这是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在支持 着,支撑着他们。山腰上以及其它的地方也有不少庙宇,像无极洞,吕仙洞, 二仙洞,白鹤观等等,里面就几尊佛像供人朝拜。再次能够引起我注意的地方 是山上的树,这儿的树大部分都是光秃秃的,没有长出树叶,如果在南方的山 上玩的话这时应该能够见到满山的绿叶,满山的红花,可这里却没有,或许是 因为嵩山地处中原,水气不足,降水少,树木没有水分滋润,生长的是一些耐 干旱的树种。虽然山顶上能见到几棵松树,但长得一样齐,我估计是后来人工 栽种的,不是山上固有的。最后不得不提起的是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因位于嵩 山之阳而得名,它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 的瞧阳书院齐名,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 寺,建于公元484年,后曾改名为嵩阳观,太乙书院,太室书院等,公元1035年 重修并被御赐为”嵩阳书院”。名儒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李纲等人 继到此讲学,声名大振,其学生多有政绩,嵩阳书院成为中国洛理学派的传播 中心。书院里文物很多,有西汉元封元年即前110年武帝刘彻赐封的“大将军” 和“二将军”柏,有大唐碑,有二程手植槐。或许最让我受感动的仍是那些有 名的历史文人以及他们的所做所为,“先天下之忧而忧,且后天下之乐而 乐”,一身捐躯为国。 下午5点多钟,我们便结束了一天的旅行,都来到山脚下等车、歇息、挑选纪念 品,我呢则利用这个时间好好地打发了一下咕咕叫的肚子,我没有选购什么纪 念品,因为最美好的景色已经留在我的眼中,何须再挑什么纪念品呢?总体说 来,嵩山的景色并不是很让人留念,但它那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却值 得让人怀念,虽然入农家那简陋的茅厕后要收5毛钱,但在吃食以及购物的价格 方面却做得很好,不乱抬价格,该多少就多少从不多收,而且不会缠着你不 放。一句话,此行还是不虚啊! |
转自:http://bbs.sqradio.com/cgi-bin/printpage.cgi?forum=99&topic=47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