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岳立中天说嵩山 |
[游记]岳立中天说嵩山 |
2008-05-22 sina.com.cn |
河南嵩山 嵩山是五岳之一,属于中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名言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大概中岳气势不凡,要不,没有这般评价。观后确实,它是大自然点化的一部旷世恢宏的杰作,更是悠悠岁月耸起的一座巍巍永恒的丰碑,素来就以“奇秀甲于江北”而著称于世。中岳峰顶峻极峰,悬崖峭壁雄伟壮丽,倒拆皱的石峰与众不同,嵩山满眼青山绿水,很多奇峰怪石。 四月的中旬,正是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百花争奇斗艳。天空密布着一层厚厚的晨雾笼罩城市上空,看不透,分不清是云还是雾,街上很少行人,冷淡淡,静得人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楚。还是踏上2路公交,从模糊车窗外望,街道两旁店门紧闭。半小时2路公交到达终点,停在嵩山脚下嵩阳书院广场,这里比早晨的城市热闹得多,个个小摊贩热气腾腾,来参观书院和登嵩山的人们比我们还来得早,城市居民来广场跳扇子舞、打太极拳的黑鸦鸦一片。游客坐在小摊旁,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野气十足的登封各种小吃。两老翁也坐到小摊前要了两碗酸辣麻汤,四个大馒头。隔壁小摊一缕缕奶白色蒸气从锅中腾起,阳伞下顿时弥漫一片浓郁的芳香,锅盖揭开,从朴哧翻腾着红色细浪的酸汤里见是一条鲤鱼,那对青年夫妇比老翁大手得多。老翁虽未亲口品尝,但从空气飘过来的芳香也就够了,而还是免费的。这里的小贩们又竟奇斗妍,各出奇招,想出种种的门道,使得游人如痴如醉,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俩人商量来一盘名点,突然天空撒下米花,雨点由细变粗,下个不停。吃完早点,几个箭步跑进书院,院内游人摩肩接踵,多如过江之鲫。室内参观晴天雨天一样。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明珠,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嵩阳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古迹比湖南岳麓山书院、江西北麓洞书院、河南商丘书院的总和还要多。 书院前有一巨型唐碑,刻于唐天皇三年(公元744年)。是我国中州地区碑林中最大的石碑,碑高9.02米,宽2 嵩阳书院的嵩阳寺建于东魏天宝二年(公元535年),镌刻94窟龛记述嵩阳寺僧,禅师造塔之事。先圣殿供奉孔子、孟子还留有塑像。东西山墙上分别介绍中国孺学产生、发展情况及孔子七十二贤传著12先哲画家,还记述了舜帝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他是一位明帝,他以仁治天下。嵩阳书院内两株古柏树,经林业专家签定树龄已超过4000年,属原始树。一棵树杆像人立正姿势,双腿搓开有逢一人则身可穿过树中,树杆圆周22米,树高18米,汉帝刘彻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巡见寺内两株古柏惊讶,树,身材高大,枝叶密茂,封它大将军柏、二将军柏。这也是我国以树冠名的植物名称。 书院内有一座“道统祠”,祠前园型水池,池上有座拱桥,供人通来往,这池深两米,名叫“泮池”,桥称“泮池桥”,因孔子故居是泮水之浜,为纪念孔子而修的。古代凡考中秀才者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一周的仪式。绕池是为记念先师,表示要效先师之法“安邦治国”以喻天下。 “道统池”有塑像多具,舜帝,夏禹坐中有孔子的四弟子,颜怀、子思、曾子、孟子。壁上这巨幅图案是画着夏禹治水的情景。 书院出来雨已停了,真是雨过天晴、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是登山的好天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嵩山又称太室,因夏禹的妻子徐山氏居住此地,因他的公公“鲧”九年治水不力受舜帝处份,再交给儿子禹去完成治水任务,他怕丈夫再落成老子的下场。她就随夫一同来嵩山,助夫治水居住在嵩山上,夏禹治水有功,被后人尊为太室,其形态巨龙横卧,巍峨壮观,太室共有36峰“峻极峰”,又称御碑峰。乾隆皇帝来太室赋诗立碑,嵩山御碑峰为最高峰,高1492米。从书院过桥算起至嵩山峰顶女娲庙共设阶梯5382节,这嵩山古时很出名历史上有汉帝汉彻,唐帝武则天等30位帝王,无数学士、高僧名道,到嵩山著书、讲学。现代院士“张伯声”确立全球地壳运动,并命名“嵩阳运动”让世人知晓而出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18f0701008kny.html5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