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封的一天两夜(3嵩阳书院)

[游记]登封的一天两夜(3嵩阳书院)

2008-05-22    sina.com.cn

11.14

从少林寺坐8路车,交通局终点下车,前走左拐道路右侧坐6路车再到终点,就是嵩阳书院(下午4点半),旁边是嵩山景区的入口,门前的路向东就是中岳庙。门票30,研究生证不打折,偏贵,而且门票不是嵩阳书院专用的,画着嵩山的很多风景。网上说书院的工作人员都穿汉服,但我看到的都穿西式套装。

现在书院的入口设在“高山仰止”的牌坊处,过去古井和碑亭都在嵩阳书院外面的,听说是这几年整修后都并在园子里了。先看了一眼古井,再瞧瞧魏碑。正好后面跟来一伙人,军人打扮,还扛着摄像机,为首的看肩章是个师级干部。他们请了导游,正好跟着蹭听,这个季节这个时间很少人进来了,能遇到他们也是缘份,呵呵。

书院并不大,只是曾经有很多文人都在这里讲过学著过书,心里总觉着来了这儿时间上差了几百年但空间上还是重合的。嵩阳书院是北魏时建的,最早是嵩阳寺,后来隋朝改成嵩阳观,宋朝又改成书院,可以说这里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地方。其实嵩山现在就是三教合一,儒:嵩阳书院,道:中岳庙,佛:少林寺。如果说少林寺是武,那嵩阳书院就是文,又恰巧一个在少室山,一个在太室山。这一天的行程算文武双全了。

上台阶,先去看杏坛,虽说书院的历史很悠久,但曾毁于明末战乱,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清朝所建。杏坛必有杏树,树下有石桌石凳,看着就像自家楼下的花园一样。导游说江泽民曾在这石桌与书院的工作人员下了盘围棋,并指出其所坐的位置,那首长就笑嘻嘻地一屁股坐那儿了。杏坛向北,一座巨型石碑,唐代的,号称嵩山碑王。高9米,宽2米,厚1米,重80余吨。发现碑帽北侧很大一块好像是用水泥补的,颜色明显不同,我猜如果不补的话,可能这么大的碑帽就失衡掉下来了。

进大门,门上“嵩阳书院”四个字据说是清人仿苏轼的字体,蛮漂亮,很阳刚。两侧对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一进去就找那两颗大柏树,其实对嵩阳书院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两颗4000多岁的柏树了。其实两颗柏树离得并不远,汉武帝怎么就只瞧见一棵看不见另一棵呢。二将军有些枝干已经枯死,涂了黑色的防腐剂,还有几根石柱支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5aea201000c41.html3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