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长城在临海(茶亭) 自驾游攻略 |
[游记]江南长城在临海(茶亭) 自驾游攻略 |
2008-02-05 cbulo.com |
□赵相如 长城均在黄河以北,江南岂能有长城?前不久去了浙江中部的临海市,却真的见到了始建于晋、成于隋唐,依山傍水、逶迤曲折,长达6公里的古长城,有关专家说这是在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墙,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登临海古长城前,得先走过“雄镇东南”的高大石牌坊,往上直跨198级台阶的“好汉坡”,这时已经气喘吁吁了。上到“揽胜门”,此时视野开阔, 远看群峰巍巍,近观江海渺渺,真是心旷神怡,物我两忘。我问当地的朋友:为什么要在这山岭上修这长城呢?朋友告诉我:临海市东靠东海,西枕括苍山,南倚雁荡山,北应天台山,斜贯城市的灵江从三座山上吸纳山水之后成了一条汹涌的巨龙直奔大海。史书记载,从宋至清每到夏秋时节山洪暴发,修筑这条长城当时主要为了阻挡洪水入城,所以在城墙内外侧均加筑了捍城和护城,即在城脚下往外遍布木桩,再填以石块;而且迎水的城墙建成弧形或斜形,以便降低江水的冲击力,对军事防御又不造成任何影响。 临海古城墙大都用烧砖筑成。朋友说:以砖筑城墙,盛行于明代,明代之前用砖筑城墙的并不多见。临海古城墙在北宋时,因受洪水侵蚀,怕万一来大水有冲垮的可能,便上下一致议决,用烧砖和石块合并建筑城墙,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以砖筑城的范例。我们在现存的沿江一带城墙墙体中,还看到许多宋代的城砖。在元朝,统治者下令拆毁全国各地的城墙,但临海的古城墙由于要防洪却在保护之列,功能的重要性使其延续了历史的完整性。 临海古城墙在明代时,由抗倭名将戚继光修筑了13座2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继光还以临海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防守,与倭寇作战九战九捷,大振国威。后来戚继光调北京任蓟镇总兵时,又将在临海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加强上,特地抽调曾经改建临海城墙的3000江东子弟充任领工、监理和技术指导。现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河北山海关四周的老龙头、角山等处长城的英姿,均是经戚继光改进之后留下来的。 临海古长城也称“江南长城”,去过之后觉得名不虚传,值得一看。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24596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