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茅尖游记(二) |
[游记]黄茅尖游记(二) |
2007-07-19 231.135 |
黄茅尖游记(二) “铃铃铃……”早上七点,酒店的叫早铃声响起,我忙叫醒女儿。虽然昨晚近零点才入睡,但由于兴奋,我还是觉得精神百倍。匆匆洗漱完毕赶往早餐厅,一出门便发现天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不免为今天的出游担心起来。果然导游已举着旗在餐厅门口大喊了:“雨大路滑,不出游的呆在房间里休息,出游的我们分两路,一路去爬黄茅尖,还有一路去鸥江源头不用爬山,小孩最好不要去爬黄茅尖。”三种选择,我当然选择爬山喽,大老远的来就是为了一睹江浙第一高峰的雄姿,或许雨中登山还别有一番滋味呢! 于是带上伞,穿上一次性雨衣兴致盎然地加入了爬山的行列。女儿在导游的劝说下想退缩,我连哄带骗把她拉到了最前面:“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七岁的时候连黄山都能爬上,还怕这么点小山峰吗?瞧,我们今天要得个冠军来。”同行的小伙子上来了,热情地拉着女儿的手也给她鼓劲。就这样,我们斗志昂扬,顶着风,冒着雨向高高的黄茅尖进发。 山路并没像导游说的那么陡峭,一条石阶铺成的路,坡度不大,走起来还算轻松。山脚涧水哗然,树木茂密,但参天的古树并不多,或许是雨大雾大视野不宽,看不清有多少姹紫嫣红的山花点缀其间,只有路边的山茶花探过枝头,含着沐浴后的水珠,露着羞赧的笑靥,告诉人们春的信息。路过一座小桥看到一处山体滑坡的痕迹,长长的,裸露着褐黄的山土,昭示着这座山的地质概貌。 今天的雨仿佛存心要与我们作对,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虽不说是倾盆大雨,但也算得上大雨如注,我们穿着雨衣,撑着伞,鞋子与裤腿早已湿透。 爬了一级又一级的石阶,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山路,伴随着一路喘息,我们似乎已走了很久,山路还在曲折延伸,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后面有人要泄气了,不住地问:“到了吗?还有多高?” “快了,前面有个亭子可以休息。”我们的领队接应道。 路边不时有告示牌指示着我们走过的高度“您现在所处的高度海拔1500米”、“1600米”、“1700米”…… “走了这么久亭子怎么还没到呵?”后面的人支撑不住了,又开始催问。 我一直怀疑亭子的存在,忽然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忍不住笑起来:“继续努力啊,前面还有一片梅林开满了梅花呢!” 当然梅林是看不到的,但与山脚的植被不同的是越往上树木长得越矮小,到这里已成小树林了。到了山尖,小树林也越来越稀疏,最后变成了低矮的灌木茅草,此时豁然明白了此山名为“黄茅尖”缘由了。 在众山头的制高点也没看到亭子,只矗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六个大字“江浙第一高峰”,旁边注明了黄茅尖的海拔高度:1929米。站在山头雨下得更大了,大风早已把我们身上的雨衣撕扯得不成样子,湿漉漉的头发贴着脸,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说不出有多狼狈。更难堪的是,早上起来爱臭美的我涂了点睫毛膏,此时俨然成了大熊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惜此时我们已无心远眺众山小的美景,风雨肆虐,使我们无法多逗留片刻,空旷的山头是无处可遁雨的。拿起数码相机,在石碑前匆匆留了个影,便返身踏上了下山的石阶…… |
转自:http://202.107.231.135/bbs/oblog/user1/255/archives/2007/37377.shtml2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