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1页-[浙江]浙江缙云鼎湖峰游记-旅游全攻略-自助游攻略. |
[游记]第1页-[浙江]浙江缙云鼎湖峰游记-旅游全攻略-自助游攻略. |
2007-09-16 lvtou.com |
一路奇峰到仙都,展似漓江烟雨濛。在濛濛细雨的早晨,慕名来到号称“天遣林泉”的仙都景区游览。雨中的仙都一改平时坦荡、明朗的性格,羞答答地罩上了一层面纱。不过,此时的景致更有她妖媚动人的特色,雾气从山谷中升腾,在峰头游荡。风从附近的步虚山吹来,雨点被拉成一丝丝细斜的银丝,织成一幅晶莹的白绢。 沿着好溪南岸的山石路漫行,迎面只见一峰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此峰形似破土而出的春笋,当地人称为“石笋”。它就是享誉“天下第一笋”之称的著名景点——鼎湖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南宋状元王十朋也曾写下“厌看西湖看鼎湖”的千古绝句。近代名流潘天寿则挥毫写下“五云留我暂栖迟,始识云间峰壑奇。风定洒瓢溪可耳,崖铭鹤寿墨凝眉。久闻金鼎骑龙事,且唱青莲乐府辞。应有如花人不寐,中天绿竹月明时。”的赞美诗篇。 若要远眺黄帝跨龙飞升的鼎湖峰,可从鼎湖峰右侧开辟的步虚小道,继续向步虚山顶的“观虚亭”迈进。登山不登高,是难以领略到奇景的。正如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写“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行至半山腰,在玉笋峰脚下小憩时发现这雨中的鼎湖峰似一幅刚刚落笔的水墨画,缥缥缈缈,若有若无。一阵雾气卷来,眼前一片雾的海洋,顿时不知深浅。忽然一阵风声响过,雾气飘荡,流向另一座山峰,原先云雾笼罩的鼎湖峰露出层层松柏翠影。这时若回视身边的岩石,犹如乘一叶小扁舟,临万顷大海,置身于“仙境”之中。古人在玉笋峰下游览抒怀众多。明代樊铎在《观鼎湖》中云:“高峰潭影漾晴少,遥映金莲顶上花。一带白云迷洞口,桃花深处是仙家。”清代大文豪袁枚也曾在此留下“风吹山似来,云动山如往”地咏颂。鼎湖峰上长有一片茁壮的龙须草,相传轩辕黄帝跨龙升天之时,群臣慌乱,争攀龙须不放,结果拔落龙须,落地而生,故名“龙须草”。《浙江通志》记载“龙须草,产于仙都独峰岩”,独峰岩即鼎湖峰。目前缙云县仍是我国龙须草重点产区之一。此草可织席亦可入药。 古人为在步虚山顶观看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在此建有“庆皇鼎”,又名“仙境一览”(后毁废)。现在的观湖亭建于一九七九年。站在观湖亭极目远眺,远近石峰林立,林海起伏,簇浪滚滚。西望鼎湖峰,松柏合抱,植被茂密,湖光耀目,陶然欲醉。北瞻好溪小桥、流水,令人心旷神怡。东仰延绵的玉笋石林,各具特色。南观左侧山麓的飞来石,有的像骏马嘶鸣,有的像猛虎仰卧。四方景色历历在目,宛如走进了一幅妙笔描绘的山水画卷。 辞别鼎湖峰,来到倪翁洞景区。这里是仙都景区人文景观荟萃之地。东有五老峰、仙人碓、荷花池。南邻好溪和以朱熹“解鞍盘礴忘归去”诗句命名的忘归洞。西是月镜岩、独峰书院旧址、晦翁遗迹。北近青塘湖心亭和钓鱼台。既有溪柳绿地、湖泊池塘、亭台楼阁等园林景致,又有洞壑危岩、曲径通幽、层叠绮幻的深邃洞景。 |
转自:http://www.lvtou.com/h/post/19TTydDQ/20070906/10/134209_0.html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