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阳:丹凤朝阳铸辉煌 |
[游记]丹阳:丹凤朝阳铸辉煌 |
2008-05-22 sina.com.cn |
丹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由西至东的新民路十里商业长街、中山路小商品一条街和丹凤路、城河路商贸街构成“井”字型框架,城区一环路内已形成中心商业区,并建成了北二环、南二环,东二环路。2004年实施了农村道路大决战,全市700余公里农村道路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改造;城区成功改造了万善路风光带、月亮岛、华阳路等;建成了4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国内最大的眼镜专业市场“中国眼镜城”改造一新,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全市实现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社会公用设施更加完备。城市管理已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丹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1990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10万亩丰产方被江苏省列为挂牌示范方,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单位和全国土地复垦先进县(市),江苏省生态农业市。全市通过积极组织实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培育优势特色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年产粮食42.17万吨,水产3.1万吨,农业吸引“三资”投入7.75亿元,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0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 丹阳工业经济发达,全市已形成了纺织、服装、木业、化工、机械、冶金、电子、新型建材、灯具、摩托车和汽车配件、皮鞋、眼镜、五金工具等30多个行业为主体的,产品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现全市拥有省级企业集团16家,国家级2家,销售超亿元的企业集团75家,形成了年销售5000万元、出口创汇超500万美元、利税超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55家,上市企业3家;两年内将有3家企业年销售超百亿元,5家超50亿元,100家超亿元,上市企业超10家。2006年,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丹阳建成挂牌投入使用。我市还成功举办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论坛”、“中国木业产业论坛”,获得“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称号。全市拥有200多个在国际国内市场颇具竞争力的名特优新产品,7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免检产品,在全国享有“眼镜之都”、“灯具世界”、“皮鞋之乡”、“钻头王国”、“木业航母”的美称。 丹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1988年经江苏省批准,全市乡镇全部列为对外开放乡镇,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2006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83个,合同利用外资2.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全市拥有出口创汇企业200余家,自营出口企业近百家,出口产品有木业、眼镜、粮油、纺织、服装、土产、五金工具、化工、医药保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00多个品种,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8.81亿美元。1992年设立的12.8平方公里省级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实现“七通一平”,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开发区。目前,开发区经过区划调整,总规划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区内园林、绿化、路灯、亮化与道路建设配套完善,为中外客商投资兴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丹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06年底,城乡个体工商户累计达20450户,从业人员近6.3万人,注册资金超过7.45亿元;私营企业4946家,从业人员11.6万人,注册资本77.2亿元,经济总量、上缴税收、投资总量均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第三产业、市场建设以及小城镇建设,全市个私经济从事三产的占75%,在繁荣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43个各类正规化市场,去年市场成交易额达55亿元。其中,华东灯具城、华东皮鞋市场、东方皮革商城、眼镜市场、万家欢市场、千家乐市场发展为超亿元市场,成交额达36亿元。目前,华东灯具城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眼镜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眼镜专业市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b55a001007mn0.html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