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销魂佳处是灵峰

[游记]销魂佳处是灵峰

2008-06-27    sina.com.cn

雁荡毛峰为“雁山五珍”之一。《雁山志》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进贡,白色者曰明茶,谷雨日采摘者曰雨茶,此上品也。”上等明茶是一种芽茶、毛尖茶,古时雅称“露芽”、“紫芽”,现叫“毛峰”。雁山茶又以灵峰为佳。元代陈刚《灵峰寺》有“无分同禅榻,飘泉试茗芽”之句。南宋乐清状元王十朋《题灵峰寺三绝》说:“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现在游人可以在合掌峰下喝茶看灵峰夜景,被称为雁荡一绝,可谓“和月赏灵峰,飘泉试茗芽”是也。

这里还曾出产过一种举世罕见的奇茶,名叫“猴茶”,亦是雁荡一绝。

雁荡山过去有许多猕猴,每到隆冬腊月,经常饥肠辘辘,就到寺院乞食。院里慈悲为怀的和尚看到猴子乞食,就把米放在小布袋里,投在寺前岩坦上,让饥饿的猴子取食。到了来年春天,野猴就攀登悬崖削壁,采摘优质茶叶送给和尚,作为报答。这种猕猴采茶报恩的趣闻,古籍有所记载。徐珂《清稗类钞》载:“温州雁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遗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以小袋米投之。猴之遗茶,所以为答也。”茶农受到野猴采茶的启迪,就向山中猎户买来几十只活猴,训练它们学会采茶,称为“猴奴”。驯猴方法十分简单:当茶季来临时,茶农就把猴奴引上茶山,主人把布袋挂在自己的头颈上,猴奴也学主人样子在头颈上挂好袋子。主人示范用手采摘茶叶放入布袋内,猴奴也模仿采茶入袋,无一不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聪明的猴奴就学会了采摘极为优质的野生茶叶。

合掌拜观音

“净土在二灵之间”,合掌峰内观音洞之高妙奇崛,无愧寰宇绝胜。

洞口有“神游”二字,可谓实录。观音洞夹在合掌峰中,为雁荡山66洞中最高,是雁山第一大洞,曾为雁荡香火最盛。唐朝咸通年间,有高僧名善孜,独居洞中。宋朝开辟扩大,当时叫灵峰洞,洞内原塑有三百罗汉,因此曾一度称罗汉洞,附会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雁荡之说。后在洞头塑了观音佛像,又改称观音洞了。

观音洞可称为天地人合一的杰作。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内依山作势垂直建有九层楼阁,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从洞门口拾级而上,每隔两三层就有一宽展平台,备有白木桌凳,凉茶毛巾,供游人憩息,要走完409级石磴,方可到达最高层的大殿,越往上行越感到气势轩昂。方孝儒说“雁荡穹窿甚峻,为天下奇观”,观音洞就是最佳代表。洞内金碧辉煌气宇不凡,但在洞外观之都无所见,构筑奇妙,巧夺天工。1960年邓拓赋诗写照:“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

登了观音洞才体会,“神游”二字应该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忘记身体的劳累。在岩壁之间盘旋上升,只能看见前面一双脚在动;抓好栏杆千万不要回头看,原来身已入半空矣。迂回曲折之后,汗湿重衣,却被告知:仙山犹在九重天。观音洞虽然险峻,但是建筑与山体结合巧妙,虽有步步高升之感,其实却无安全之虞。

观音洞神游之趣却也皆在这步步登高。乾隆进士陈梦说《游雁荡记》曰:雁荡者,如蓬瀛、如瑶池,令人一登眺一惊艳也。在观音洞则是一层一惊艳。登上每一层透过洞内的天台看外面群峰各异,可谓“一处一景”。贴着壁影,可以看到梦幻般剪影,有的如观音菩萨侧面打坐图,有的如土地老人,还有块岩石颇似一根手指,
被誉为“一指观音”。

洞口可见峰下山谷之中白云庵灯火数重;入山门回首,面对“五指峰”,如佛祖释迦牟尼的五根手指;五指平整,取众生万物在佛祖面前一律平等之意。拾阶而上,见一飞泉由洞顶飞泄,名石釜泉,下面是“放生池”。在九龙壁前往外看,可见山外万峰簇拥,双笋峰此时看来更像一对香烛,仿佛千里来朝。单看右边一支蜡烛,此时好像一侧身而立的古代将军,脸朝左方,头戴帽盔,身穿战袍,有威严姿态。据说是1985年赵紫阳游雁荡时发现的。

观音洞七楼殿堂里供奉的是药师佛,前面可以点长命灯。对联曰:“千山耸翠悲心起,万壑奔流慧眼开”。在八楼见一匾额,上书“最上一乘”,意为佛教中达到最圆满。据说这是南宋秦桧所留笔墨。据史记载,秦桧于绍兴二年(1132年)罢相,绍兴四年到温州担任府尹,曾来雁荡山。到观音洞时要求在此出家,方丈听后,连念“阿弥陀佛”,婉拒了他。秦桧执意在洞中建了间念佛的卧室取名为“了堂”,外面立了个“了堂碑”。当时尚未中状元的四都才子王十朋,写了首一百三十字的五言古诗与方丈,中有—句:愿借龙湫水,一洗了堂碑。后人毁了了堂碑,连“最上一乘”题款也曾经抹去。

登上九楼却别有天地,巨大的穹顶深入山体,背后只剩下一条石缝,青天一片如缎带投影在观音身上,古人形容为天悬一片冰。一线天光从石缝中射入,此处的一线天却是可以平视,细似初弦云畔月,光如半吐蚌中玑。观音洞幽且森,据说太阳正照洞底大殿的时间,每天才有短暂的几分钟。

幽森之中自有一种神奇。这座高80多米楼阁的顶层竟是如篮球场大小的拱形大殿,洞中大庙竟是一座无梁、无柱、无墙、无顶(顶就是两峰合成的拱顶)的巨大建筑。洞内庙宇隐约,钟磬声声,烛光荧荧,香烟冉冉。后殿供奉的主要是观音大士,金像观音居中,佛光闪闪,端庄祥和;两旁塑有十八罗汉。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岩壁上还塑有几百个小罗汉。洞顶来泉,泉声滚动叮当四壁,题为“洗心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598a0010081ri.html3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