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游记 或许是没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缘故,初到雁荡山,就被雁荡山的特别所吸引,不同于别的所见过大山,雁荡山由于地质变化显现出与其他不同的地貌形态,这里尽显悬崖峭壁,奇峰怪石。北宋沈括就曾这样描述,“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小时候就在语文课本里读过,此次亲历,自然能够感受它的峻美。 此次住在灵峰景点旁的朝阳山庄,原本据介绍这家宾馆有天然泳池,但由于季节不对,门口的河水已经干涸,泳池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不过这家宾馆的位置倒是相当不错,背靠雁荡山,绿树环抱中略显白墙灰瓦,布置也是错落有致,整个全景就像一幅山水画一般。 清晨,走在游客尚未纷至沓来的灵峰景区,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听着山间潺潺的水声,看着山间的薄雾渐渐随着日出而散去,疲劳一下就无影无踪了。登上山顶,俯瞰周边,山峰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在我的眼前,每走几格台阶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不禁拿出手机拍下这美景传给远在上海的女友,让她与我一同分享。看着山间被绿茵包裹着的的小村落,心想那是不是就是世外桃源呢?但见合掌峰中所建寺庙,好似山中瑰宝,镶嵌在雁荡的中心,保佑着雁荡之美长存。 “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推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大小龙湫之所以出名,也许除了落差大之外,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也是其中的原因。白垩纪时代的地质变化给雁荡留下了丰富的形态,让人浮想联翩,在经过导游的一番渲染,山好像都有了生命似的。就连大龙湫散落在水潭中激起的水花也被说成小白龙,不过仔细看过,到确有几分相像。 看着当地人的飞渡表演,可以想象过去雁荡人为了生计,从百米之上仅用绳索下降是何等的危险。而现代人只要轻按按钮,就能坐着电梯直达三折瀑,欣赏山间水景,感受山中之美。在感受雁荡美丽的同时,不得不赞叹浙江人的生意头脑,同样的灵峰,又有一个夜景可供游览,借着夜色,没有了白天的层次,人们只能看见山峰的投影。导游们又在引导着游客们想象着一幅又一幅的画面。“黄昏恋”、“双乳峰”、“夫妻峰”、“公公、婆婆峰”...倒有些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