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桥景区是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位于雁荡山最北端。传说有位仙人骑鹤飞临仙桥,飞临之处的桥、亭、洞、峰、山、岩、坪都沾上了仙气。 从雁荡出发经大荆镇、仙溪镇驾车40分钟后到达仙桥入山处,站在龙虎门朝北仰望,可见仙亭山上有一座石桥横空,直插云霄,空秃险绝,过木桥上仙亭山,竹径通幽。登山1个多小时,到达仙人洞(即北石梁洞),洞形奇特,洞宽约50米,高深各20余米,洞口朝南,相传王子晋吹箫桥上,曾歇息于此,故名仙洞。洞内分上、中、下三层,有龙岩、狮子岩、鲤鱼岩、玉兔望月等景致,中层建有大殿,大殿东北角有张石床,相传王子晋游仙桥下榻于此,称仙人床。200多年前,施元孚在《雁荡山志》中还没有记载洞内建筑物,直到清代嘉庆年间才开始建立寺院,洞底有清嘉庆十六年(1812年)立的“仙洞寺碑”,殿内悬挂着嘉庆年间的一口禅钟,1989年,不知谁重建了木结构大殿3间。洞中有口清泉,泉清味甘,洞内冬暖夏凉。要到达此洞,需登2000余级石砌的山路,不过对于有毅力和耐力的游客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经仙人洞向东步行1公里,可到仙桥下,桥长约38米,宽约7米,高10余米,想登桥一览,可从山北小路上去,登桥下瞰,脚下壁立万仞,行云流水,恍若“凭虚御空”,令人顿生飘飘欲仙之感。这座仙桥相传因王子晋吹箫其上而得名。关于王子晋在仙桥景区的遗迹,据《东瓯遗事》记载:“雁山北有仙亭、仙桥、仙洞、吹箫峰,山有仙溪,及丹灶、石棋坪等。”反映了雁荡山早期文化的渊源。 【相关评论】大中小】-->【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