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喜闻乐见千岛湖京力游记 |
[游记]喜闻乐见千岛湖京力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喜闻乐见千岛湖--京力游记 2007-06-03 23:15:45 大中小 闻千岛湖之名由来已久,还真有那么一次去那儿开会旅游的机会,可是工作的调令早不来晚不来,准时的让我懊恼不已,从此不止一次的想象着千岛湖的千岛形象。今年算是沾了老公的光,参加了他们京力健身俱乐部的千岛湖2日游,着实感受和验证了番千岛湖的名不虚传。看着京力“摄影家”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心里不禁涌起了几许激动和柔情,这么多美丽的瞬间,就这么埋没了实为可惜,因此我想不自量力的做一回京力的场记,以呈现千岛的美丽,记录京力的感动。为避免有剽窃之嫌,需事先说明一下:文中照片均借自京力人的摄影之作,而非本人。 5月19日早上8点,京力俱乐部千岛湖之旅正式开拔,大吧在高速上执著地朝着目的地一个劲的狂奔,村、河、山、林的自然美景从窗口一纵即逝,纯朴的乡土气息穿越艳阳扑面而过,柔和的阳光透过车窗挥洒在身上,说不出的舒心和惬意。车厢内洋溢着祥和、快乐和幸福,包括家属在内的52位京力旅游团成员,正以各种方式静候、期待着前方“千岛”的那份惊喜。(若要更清晰地全频观看文中照片,只需在照片上点击鼠标左键即可) 我说导姐,俺在拍俺们老大发言致辞的镜头呢,您凑什么热闹啊!还那么含情脉脉,啊? 导游小姐刚讲完两个黄段子,那个叫经典啊!下面轮到我了。嗯......,哈哈哈不知说什么好了? 车再晃悠,也不影响咱打牌不是,他们乐他们的,咱玩咱的。哈哈!天牌九,通吃。 中午12点多了,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千岛湖所在地,当地衔接的是位首旅的导游,看我们早已饿绿了双眼,赶紧改变行程,先行领我们到饭店充饥,饥不择食的我们一阵狼吞虎咽后,匆匆上路了。从当地赶往千岛湖还需车程20多分钟。沿途导游小姐对千岛湖的大致景区做了讲解,我们知道了农夫山泉取水厂区建在这,也知道初中地理书上的新安江大坝也矗立于此。更是对千岛湖有了个大致的概念。 哦!到达千岛湖喽!兄弟们,准备上游船了!把咱京力的大旗亮起来,千万别忘了先让国旗举在前头。 同志们!向千岛湖深处进军了,各就各位啦! 我们是三友号的船长和大副,进军就进军,谁怕谁? 再看看游船内的战友们在干吗呢?透过舷窗,船舷外广袤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淋漓、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据导游说:号称第一秀水的千岛湖,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即新安江水库。这座水库建于50年代,水库坝高100多米,长460多米;水库长约150公里,最宽处达10余公里;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4米. 千岛湖区面积580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比杭州西湖大104倍,蓄水量比西湖大3000多倍。因为水中浮游生物少,湖水清澈如镜,能见度9-14米,属国家一级水体,是唯一可以不经加工直接饮用的自然水,因此“农夫山泉有点甜”不是没道理的。由于水深,所以看上去就像翡翠般似绿如蓝了。用白居易《江南好》中的那句“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岛湖之名的由来: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而筑坝蓄水,汇集了黄山的流水和许多山泉的水,淹没了坝内的群山,这些群山的山顶露出来的部分变成了如今湖中的岛屿,经过统计湖内点缀着1078座这样的大小岛屿,所以称之为千岛湖。 这是在通往黄山尖的缆车上看到的千岛湖美景。环绕着山体与水面接触成黄色的部分,是因为水位升落,常淹没又暴露的地带,无法生长植被,露出了黄黄的土石,恰似一根黄色的腰带。因此,千岛湖景又称为三景:青山、碧水、金腰带。据说站在黄山尖的看台上能看到千岛湖最多的岛屿全景。 且看台的某一个角度看去,可见到岛屿排列成一个大大的“公”字,因此称之为“天下第一公”。上去了,也看了,结果的确如此。嘿嘿! 眼前便是新安江水库的大坝。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建设的水利发电站,内面就是远近闻名的千岛湖,水库不但气魄雄伟,而且景色壮观秀丽。上面一排红色的闸门是泻洪闸,平常是不开的,只有到了库内水位高至威胁到大坝承受力,或下游干旱时,方会开闸泻洪,据说大坝建成至今,只开闸泻过6次洪,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泻了7天7夜,千岛湖的水位才降了0.75厘米,而这头建德市的居民房一楼已被淹没了。可能这便是造成该市人口稀少的原因之一了。导游还告诉我们,一旦新安江的大坝垮了,千岛湖的水将一泻千里,处于下游的杭州城会被淹没,水位将没过杭州六合塔的塔尖。恐怖! 画面中的小红门是放水发电用的,冒着白泡的水面下面7米处,便是发电的涡轮。转轮每转一圈,就能产生2块钱的利润。上面大的不在此画面内的泻洪闸泻的水,是没经过涡轮的,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开闸。你想啊,流掉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是大坝内的9个发电机组,产生的电主要输往上海,江苏和浙江一带。 大坝顶部---大坝的建设、建成和使用,咱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都曾在这监工视察过的哦!哈哈哈!追寻感受一下伟人的足迹。 百岁桥--说是走一走能活百岁,要走这顶桥每人需花2元钱。任凭管理者嚷嚷着“请勿摇晃”,游客们充耳不闻,嘿嘿!俺们花了钱的,不摇回来哪够本啊!不过,象我这样不愿花这冤枉钱的也大有人在,于是唯物主义者则早早的从侧面绕到了下面照片中的瀑布旁,优哉游哉地等着百岁桥上蹒跚摇晃着的同伴们了。 据导游说,这儿原先并非瀑布,这座山本来是北宋时期官方的采石场,因为此山的岩石为青石,坚硬滑润无比。工人们将采来的山石通过水路运输出去,因为建水库时将此山的下体全淹了,原先大面积的凿石痕迹无法看到了,只剩下山顶部分的七处大石坑,现代人为了旅游,引入了水,就成了眼前的瀑布。瀑布下一层层平滑的面和整齐的坑,都是北宋时期采石留下的,未经任何修饰。 这是李白为此处清溪留下的诗句---这两位“京力”帅哥,极富现代派的行头,添上这么顶美式西部牛仔风味的帽子,然在古人的题诗前酷酷的POSS。为清丽幽静注入了跳跃的元素,这张照片是多元化矛盾的最大融合,且那么的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古今中外大会萃”不外乎此照的最好写照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54b350100090b.html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