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德钦飞来寺

[游记]德钦飞来寺

2008-05-22    live.com

4月20日

--

第五天 (4月3日)

早上起来不用洗澡就多多眯了一阵子,五点五十分按时起床。进到洗手间打开灯,愕然发现自己的眼皮肿得像金鱼眼似的,我想可能是前晚入睡之前喝了太多水的缘故。据说补充水分能够防范高原反应,唉,难道这就是海拔3600米的代价。一行三人6:30分离开酒店房间,前往公路那边等待“日照金山”的机会。出到外面吸进鼻子里的空气都冷飕飕的,原来昨晚开始下毛毛细雨最终还是转为落雪。从小土坡往下看去,已经有一排人候在路旁等待日出。生怕自己会错过那宝贵的一、两分钟,于是加快脚步匆匆地赶到了众人聚集的地方。

德钦早晨六点四十分左右四处都是蓝朦朦的,刮着西风,天空浮着许多乌云,那种光线对于来自平原的我实在辨析不清楚。但如果那时刻能听到 Frank Sinatra 的 "In the Wee Small Hours" 那首曲子该有多完美呢...... 有风云就会散开,抱着这念头我又开始默默地念着,希望卡瓦格博爷爷能大开慈悲。陆陆续续加入我们行列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其实总数也只不过是20余人。等着等着信心开始动摇,是不是天气不好,凡有经验的人知道今天不可能见到卡瓦格博的全貌了呢?正想着,一部坐满游客的中巴缓缓地在路边停了下来,随着动静望了过去,不知何时路旁的小停车场几经有好几辆的越野车在那边停留等候。挨边的观景台也给几位摄影器械齐全的高手占据着。好现象耶,有观众就是好兆头。

等了十余分钟,远处的天空已经飘着几朵粉霞。唉,看来壮观的日出没望了,接下来的希望就是乌云能够及时散去,等待的游客们能够见到云南省境内第一高峰,卡瓦格博峰,全貌。毕竟亲眼目睹和图片画面上的感觉、意义都不同。西风阵阵飘过,当初厚沉的乌云也渐渐散开,我们期待已久的卡瓦格博峰全部地展露在眼前。顺着起伏的山峰看过去,梅里雪山平均海拔6000米的13座山峰有一大半都能看清。在云层的遮掩下若隐若现,或许这也是梅里的另一种风貌。

七点半左右我们和在一旁观赏雪山的马大哥会合,又去了昨晚光顾的餐厅。叫了当地的特色酥油茶、粑粑、鸡蛋米线和杂酱米线为早餐。酥油茶的口味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入口,味道稍咸,没啥腥味。饭后回到酒店收拾整理,到8:45分才上车继续我们当天的行程,前往明永冰川。刚离开飞来寺不久大约7、8分钟,人坐在行驶在公路上车中见到前方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卡瓦格博峰全貌。与清晨的姿态相比较大不相同。

明永冰川似乎是在卡瓦格博峰的背面,是距离赤道最近,低纬度、底海拔的一个冰河。去那边车子得绕着山路行驶,还好我们姐三人没有一个晕车。途中接到我好朋友的长途来电。从她那儿听说了刚不久才在丽江旅游景区发生的骇人事件。有一个带领着团队的导游,因为旅游路线稍有变动和游客发生口角,用刀砍伤了二十多名游客。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那个导游肯定有精神病,当然和他起口角的游客也有小部分责任。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即使是有些不如意,其实也可以大而化小、小而化了。全车的人都有此同感,接着马大哥开始怀疑那个导游应该不是丽江本地人...... 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猜疑,毕竟丽江成为旅游城市有段日子了,其间危害到游客身心安全的似乎很少很少。

我们大概快10:30的时候到达山脚下的停车场。盖着白雪的梅里山峰在我们的左侧,右处的入口只有个“公共WC“的示牌。山脚下除了不少在歇息的“马匹“,还站着几位身着略带灰尘中山装的大人和位小哥哥。待走上前看清楚贴在正入口的告示才明白,上山骑马一人来回费用为120大洋。如果自己徒步上山来回大约3至5个小时。土地自己耕耘当然收获将是非常甜美,但由于当晚得赶回香格里拉,再加上以我们的体质可能还得准备氧气罐等的理由,想了想还是免了那么辛苦,干脆上马。从一位大叔手中接过自己雇用马匹的代号,由那匹马的马夫带领下,慢慢地靠近了接下来几个小时的上山伙伴。招呼表姐的是位年纪轻轻的小男孩,表妹的马夫是位看起来很有经验的大叔,领着我登马的是位女士。他们脚上都穿着军球鞋,就是小时候很普通的那种绿底帆布球鞋。

第一次上马似乎很容易,左脚踩着刚刚马夫给上好的马鞍左下方的脚套,双手牢牢抓住马鞍上的扶手,右腿像上自行车之前那样跨过马背,一蹬、踩、跨,不知不觉地我就坐上马背了。我那坐骑似乎见怪不怪就在原地呆着,刚开始的小小不安一下子烟消云散。还没做得太稳,马就载着我开始向前行走。表妹领先,我其次,一开始较难搞定的那匹坐骑终于载着表姐紧跟在后。走着小路进了树林,天空蔚蓝,白云朵朵,空气清晰,耳边响着山脚下流着冰川融水聚集而形成的小河流水哗哗声,时不时树林不知名鸟类的鸣叫声......哇,再加上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意境又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形容。

不知何时我的马夫打道回府,剩下来帮我们照顾坐骑的就只有那位小男孩和经验丰富的大叔。 渐渐地我开始能掌握坐骑行走的高低起伏,还没放松多久,就被一阵吆喝声打断。小男孩用手拍打着表姐坐骑的屁股,催着它前进,不一会儿就听见表姐那较紧张的笑声渐渐离我们远去。我的坐骑终于也受不了表妹的那匹后尾巴时不时打在它脸上的“侮辱”,干脆也一举领先蹿到了前面。那时候开始表妹开始了“压镖”的生涯......

中途下马休息的时候,我们去了趟方便。其实本不想在这里提起这种经验,但是同胞们,那个地方又让我领教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一座小木屋跨起建在一个深坑的上面。走进那个还安装有门的木屋,会发现地板上割有三个长方形的洞,even space apart. 胆子大的人从洞口往下看去,那个真是叫做回归自然啊...... 整个过程都让我胆战心惊的,生怕不是很娇小的我会不会导致那层薄得吓死人的木板破裂,然后... 呜呜呜呜,后怕啊!

回到休息处又再上了坐骑,上路不久渐渐地听到了后面另外游客的谈话声。表姐那个时候不知道蹿到前方哪里,我的坐骑一直坚持着它那人间处处有美食的生活原则。地面上黄掉了的落叶,路旁不知名野草的根茎、绿叶,随处可见的树枝等等,它都会趁着马夫不注意弄到嘴巴里。表妹的坐骑一直都忍受着我这匹马的走走停停。因为马夫对它经常的吆喝,我毫不困难得知了它的名字 --- 哈九。据后面“压镖”的表妹说,哈九它边吃边拉,还真是豪爽啊。 每一匹坐骑还都有各自的特性。表姐的那匹似乎少不经事,年纪轻轻得很喜欢冲前带头。哈九的就不用再提了,表妹的那匹呢,个性看起来听温顺的,但发起飚来可不容小看。途中和后面游客的坐骑杠上了,死都不肯给另外那匹马抢在前头。突发的小跑还吓了表妹一跳。

不多久还没走到观景台入口的地方,毛毛细雨就开始往下飘落了。前往观景台阶梯入口得经过一座庙宇,似乎是叫做太子庙。附近有贩卖雨伞的小卖部,那里有一只体形较大,毛长长的黑猫,寺庙后边左方有几棵盛开的桃树。周边绕着一条条数不胜数的经幡,后面就是明永冰川的冰舌,如果天气好没有雨,在那个地点就地取景其实也不会赖。

待我们前进到观景台入口处木搭的层层阶梯时,雨点已是状如冰雹似的劈天盖地。体会了两、三分钟雨中行走的浪漫,我们赶紧找了地方避雨,等雨势小些的时候,我们又继续前进。踹着大口气终于登上了观景台的顶端,冰川远不如想象中的壮观,不过我事先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除此之外我们那风雨无阻上到目的地的成就感似乎得来不易,更加值得庆祝。

返回的途中在阶梯某一层和徒步上山的马大哥碰上,结伴下山。土生土长的马大哥告诉我们,他小时候直到若干年前曾经有一条路可以直达冰川上面。但自从观景台搭建起以后,这条小路已经不让行走,据说因为冰川某些成度融化缩小也很危险。游客多的时候,雇用的马夫可以一天上下来回2、3趟呢。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虽说咱们雇用的是滇马的后代,但骑着马下山可更是难上加难。 上山的时候,骑在马背上的人在马爬坡的时候最好是身子往前倾。反过来,下山的时候遇到陡坡或什么的时候身体得往后仰。一路颠簸下来,不单单我锻炼到了腹肌,我看屁股上小部分的肥肉可能也精炼化了。 对了,补充一句,帮我们赶马的小男孩和那位大叔他们的歌喉实在是令人佩服,特别是那位小弟弟。对歌的形式,用藏语给我们唱了许多小调,大约十四、五岁的他扯音可以拉得特别的长而且音调很稳。我偷偷地暗地里顺着他一起哼唱,哎呦,那个区别哦,只能是自己有自知之明。

转自:http://megantongus.spaces.live.com/Blog/cns%211C6F8CB8F195685B%211338.entry2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