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岛湖游记 |
[游记]千岛湖游记 |
2007-08-07 sina.com.cn |
千岛湖游记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县境内,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词可谓家喻户晓,它就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 千岛湖的美是水和岛构成的,它的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湖中拥有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座。现在,它已成为杭州—黄山—千岛湖精品旅游路线的景点之一。 10月4日早晨8点,我们从安徽的深渡渡口坐游船出发,开始了我们的水上之旅。 也许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青山绿水这个词语,可是我们真正想象过吗?我生长于北方,北方的石山,南方的青山我都见过,我也曾赞叹过他们的雄浑与秀美,可是当游船行进在湖水中,我信步走到船舷朝湖中望去时,我惊呆了,我知道,我与绿水谋面了,并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但我无以言表,任何东西真正打动人心时,语言的表述都是苍白无力的。 船继续前行,我欣赏着湖中的绿水,观看着两岸的青山,山上有翠绿的竹子,挂满果子的桔子树,片片低矮的茶树,一些庄稼,还有岸上的人家。他们的2—3层楼房就盖在山坡上,每户房子下面的湖水中停泊着一艘小船,真正是依山傍水人家了。据船上的导游介绍,这样的人家就是靠采茶、捕鱼、还有青年人外出打工为生的,停泊的小船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从其居住条件看,生活应该是很不错的。我这样想着,但见一艘小船迎面摇过来,摇浆的是比较年轻的妇人,上了年纪的妇人则坐在船中,也许是与碧波浩淼的湖水相比吧,她们显得是那么的弱小,衣着简单,并不见美丽的江南女子的模样。在整个航行中,我看到了几艘这样行驶的小船,都是女子在船上的。 我们的游船行驶了3个小时10分钟,来到了中心湖区的第一个观光岛屿--鸵鸟岛,这里栖息着世界上最大的鸵鸟---非洲鸵鸟,有趣的是,嘴唇红红的黑鸵鸟是雄性的,而嘴唇灰灰的是雌性鸵鸟,就像雄孔雀才开屏一样,和人类正好相反;我拿着生菜来喂它们,它们侃侃走来,头部高高高昂起,真有绅士风度呢,就在我把生菜举给它们时,一只雄鸵鸟的脖子往 前一伸,差点儿把我的手指一并吞了进去,绅士风度全然没有了;鸵鸟蛋有三、四斤重,可以与人体的重量抗衡,也就是说,人站在上面,它是能够承受的。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神龙岛,这里是蛇的乐园,我不太喜欢看蛇,也不愿意去想蛇,就此打住。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龙山岛,该岛形状因似一条俯卧欲飞的苍龙而得名,岛上的海瑞祠是为缅怀清官海瑞在淳安的勤政业绩而建的。明嘉靖1562年,海瑞任职期满离淳安,淳安百姓立"去思碑”,建生祠以示纪念。 现在 岛上的海瑞祠,于1985年初破土动工,1986年夏落成竣工。新祠为厅院合一式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25平方米,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古朴典雅,气派宽敞。前厅高有碑廊,大都出自古今名家之手笔,尤以“寿”字碑最为吸引游人;后堂竖有海瑞九尺高度之塑像,左右两壁并配挂一组反映海瑞生前治绩的国画。重建海瑞祠,旨在供世人凭吊海公之夙愿。永久纪念海瑞的廉洁政绩,借以缅古戒今, 警世后人,为民造福。从海瑞祠拾级而上,一路鸟语花香,林木葱翠,约行五百级石阶小径可直达宋古钟楼。楼内置一宋代铁钟,游人可乘兴撞钟觅趣,亦可眺望湖光山色,隔水遥望县城千岛湖镇的雄姿,领略一番世间少有的人间美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奇石岛。我们到达的最后一个岛屿是温馨岛,顾名思义,岛上隐于山野林中的小木屋,竹楼里的民俗风情表演,无不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温馨之感。 参观完这五座岛屿,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我们的游船开始回返。同伴们开始玩起了麻将,我不愿浪费这大好的时光,借不会之故推托了。我信步来到船的顶层,也就是第二层,这里有两个单间和驾驶舱,我与驾驶员拉起了家常,我更喜欢称他为艄公,这样贴近自然。据艄公介绍,这艘船是他自己花70多万买的,但要归旅游局下属的航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由他驾驶,月薪500元,出船时每天补助12元,航运公司每年付给他的游船租金是10万元,这样算来,它的投资要6、7年才能回来,但从艄公乐观的话语,我知道,实际上比这时间要短一些,因为具体到游船出使一天的管理是艄公负责的,包括提供给游客的中餐和游船的消耗等,而费用是航运公司支付的。深渡渡口共有这样的游船16艘,旺季的时候,他们天天出使,淡季的时候则轮流了。据艄公说,冬天的最冷的时候,千岛湖的水温是10度,因此,一年四季游人不断。 下午5点多钟的时候,我们的游船回到了深渡渡口,随即我们也就告别了这座位于安徽的与浙江一湖之隔的小镇,开始了我们返回南京的行程。 回来已有几天了,我常常想起美丽的千岛湖,想起从深渡渡口至中心湖区的依山傍水的岸上人家,想起那乐观的艄公;还有摇着小船慢慢行进的衣着简单的妇人,她们生活真的很好吗?也许,对于生活,各有各的体验,各有各的幸福吧,我衷心地祝愿她们,享有自己的幸福生活。2002.10.09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a40f1010006q1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