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涂. |
[游记]┛涂. |
2008-06-10 sina.com.cn |
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支,也就是传说中的喇嘛教。由于受历史上曾长期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多数藏族群众信仰佛教,普通教徒虔诚度高,具有较强烈的神秘色彩,注重实修;教派众多,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 在藏传佛教的传说中,达赖和班禅两个西藏最大的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在广袤的藏区,“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达赖、班禅”的民谚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达赖、班禅在西藏的地位。传统的说法是,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在人间的化身,而班禅额尔德尼则是阿弥陀佛(一说为阿弥陀佛变身之一的无量光佛)在人间的化身,理论上讲,班禅的地位应该高一些,但是实际上,在藏族人心目中,似乎对达赖喇嘛信奉,更受到的关注。 西藏佛教宁玛派的始祖,叫莲花生,是印度人,约于公元8世纪应当讨西藏王的邀诸,离开印度到西藏弘法。由于他西藏佛教的巨大贡献,因而受到西藏佛教各派的普遍敬仰。直到今天,莲花生的名字,在西藏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喇嘛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上师、教师,指那些学问高深,可指导人们进行修习的有资历和学位的高级僧人。其实在藏传佛教中,一般被用作德高望重的僧人。而并不是我们以前认为的,把所有的西藏僧人都称作“喇嘛”。 信奉藏传佛教人家的法事活动虽不像寺庙里那样集中,但也贯穿于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一个人的一生中。在一般信教人家中,都设有供物,有的人家还有专门的经堂,经堂内摆有用金、银、铜、香泥不同材料塑造的佛像,有的供有唐卡或纸质佛画像,还有佛龛、供灯、供碗等。藏族小孩到达能驱走乌鸦的年龄,大约7—8岁,就可以出家了,在藏族,凡是愿意让孩子出家做僧人的家庭以及这个孩子,都受到大家的尊敬。 此次的云南之行,我们一行5人就去了滇北较为出名的一个寺庙——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现有僧侣700余人。距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有巴士直达。全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气派非凡,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藏民在此举行以“跳神”(面具舞)为主的格冬节气氛神秘而浓烈。 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寺院建筑可以说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这里显现着佛法的深固,这里诠释着佛经的丰富内涵,这里是响彻着佛普渡众生的布道,这里是佛光充溢的殿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fa33901009b71.html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