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衣约我游琼台(天台山游记五)

[游记]青衣约我游琼台(天台山游记五)

2007-09-02    sina.com.cn

琼台仙谷,谷深石奇,栈道凌空,悬崖飞瀑,山光水色,清风明月,窥谷忘返。

(一)

我是从仙谷谷底进去的。

刚到谷口,我就惊叹眼前的所见了。只见悬崖壁立,劈面飞来四个大大的朱丹摩崖文字:琼台仙谷。那文字高达50余米,气势磅礴。崖下,是一泓碧水,波光粼粼。

钻过两个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刚才的悬崖峭壁,就压在头顶,那四个大字,飘然欲飞。

一座圆弧型的廊桥铺展在我面前,朱丹色彩,飞檐翘角。上游,是一方碧水涵空的湖泊,宁静妩媚;下游,是24米宽40米高的瀑布,飞流直下。

上下游水库就这样由廊桥隔开,形成落差,既利用了水能,又构造了风景。

这就是人的智慧。

在哗哗哗的飞瀑声中,我走上了廊桥。往里看,湖水清清,山崖倒立;往外看,碧水弯弯,云影徘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这儿,你就是仁者,你就是智者。

走过廊桥,往里拐,就是一条长长的凌波栈道,它飘曳水面,缓缓逶迤进仙谷。这里一步一景,风景独绝。你看,对面的山崖上峭壁林立,如群仙赴会;半山的森林郁郁葱葱,如苍苔爬壁。山静,水静,心静,神静,徜徉其间,仿佛荡涤了一切凡尘俗虑。更奇的是脚下的湖面,那山峦倒影,清波微荡,如水晶宫浮现,如长出一片天空。更奇妙的是,湖里游来几只天鹅,羽毛洁白,高蹈出世,它们此起彼伏地叫喊,山鸣谷应。

湖的尽头立着几个石人,其中两个很像一对情侣。据说这里有个爱情故事,我想这肯定是老掉牙的凄美故事了。

再往里走,就是多石滩的溪谷了。山谷由此变得幽秘起来,两岸奇峰对峙,参差不齐,怪石嶙峋,巨岩峥嵘,尤其在谷底,乱岩交叠,乱岩之间,溪流潺潺。游客们坐在石上,戏水抓鱼,怡然自得。

不知不觉间,我又走在溪壁的栈道上了。几个曲折后,前面出现一道悬空廊,那走廊紧贴岩壁,离地10多米,中空下空,上面却有屋檐,但它不倒。这不由使我想起山西的悬空寺,那悬空寺建在四五十米高的悬崖上,凌空欲飞,但它下面还靠很多柱子支撑岩石,才能稳住。而这悬空廊,才是真正的悬空啊。我不禁感叹它的巧夺天工了。

流连悬空廊上,我看到南宋朱熹写的一首诗,还有一枚刻在岩壁上的铜钱。这钱很特别,中间是一张口,上下左右各有一个字,这些字与口组合,就出现一个短语:唯吾知足。奇妙吧?

出悬空廊不远,就到了一处绝妙观景台:八仙赴会。站在这儿,抬头环顾,就见8座山峰,高插云天,正像传说中的八位仙人,于是,仙姑峰,铁拐峰,国舅峰,采禾峰应运而生。而刚才看到的湖,也被叫作“八仙湖”。

(二)

跟八仙聚了一会,延栈道上行,沿途乱石嵯峨,水潭连连。蓦然,一块巨石挡道,上面镌刻着一首诗,走近一看,原来是李白的《琼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也有行人路。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好一个“碧玉连环八面山”,竟美得连诗仙都不肯住龙楼凤阙了!我游兴更浓啦。

前面奇迹似地出现一座石桥,弯月形,横跨溪谷。桥面垒垒石块,桥下一碧深潭,潭水上,悠悠飘荡着千年古藤,那情调,古朴典雅,幽深安闲。好一座石桥啊!怪不得孟浩然也说,“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看来天台的石桥是自古有名的!

站在石桥上,我心旌摇晃。你想想,脚底是苍苔石块,幽幽深谷,头顶是一线蓝天,白云掩映;两侧悬岩凌空,峭壁千仞,耳边清流瀑雷,万壑松风。更妙的是,如果是雾天,就脚底生风,腾云驾雾了,那时,我就成了仙人王子乔了。这不就成了神话吗?

这样想着,我猛一抬头,见前方几百米高的崖壁上有楼阁隐隐,似幻似真,人们说,那是去琼台的栈道。哦,看那危如累卵的样子,我惊讶得吐出舌头,看来琼台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

惊讶过后,我继续前行。山谷更加狭小,山形更加奇特,而水声奇响。忽然,没路了,走哪里呢?到了崖壁前,才发现崖底有一山洞,路,就从这里进去。于是我踏进洞口,一股凉风扑面而来,夹杂着水汽,我慌忙过去,出洞,不禁大大叫出了声,原来在我面前,高高挂着一条瀑布,那瀑布飞流直下,冲进一泓深潭,发出大大的轰鸣声。潭水外溢,曲折右转,又飞下一道悬崖,形成又一个瀑布,瀑布下面,就是清澈的潭。这里就是龙潭。上面的就叫上龙潭,下面的就叫下龙潭。李白有诗云:“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身,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跺云汉来。”明代徐霞客曾这样记载:“一峰空瞰重坑,三面俱危崖回绕,崖右之溪,从西北万山中直捣峰下,是为百丈崖,崖根涧水至琼台脚下,一泓深碧如黛,是名百丈龙潭。峰前复起一峰,卓立为柱,高与四周之崖等,即琼台也。”原来到了龙潭,就到了琼台脚下,看来我要先沐浴一下龙潭水了。

(三)

休息了一会,接着就是登悬崖了。

转了几个弯,我到了瀑布中腰的地方,见白练横空,银箭飞射。崖边,有一天然洞穴,里面摆放着好多光滑的石头。这里就叫“金庭洞天”,是道书记载的三十六洞天之一。看来琼台仙谷是以道家文化作底蕴的。据说中国的道教南宗就发源于此。

继续上走,路越来越陡,抬头,见一石台耸立头顶,那就是跨鹤台,传说仙人王子乔就是从这儿驾鹤飞升的。又见一牌坊,上写“通天路”,登琼台的惊险刺激真正开始了。

真是通天路啊,路陡峭得出奇,简直成90度角,俯视侧边,峡谷深邃。我已走在几百米高的峭壁凌空栈道上。

好惊险啊,云梯一级级向上攀升,何处是尽头?我颤巍巍上去,不敢高声语!左边是冷峻的崖壁,右边是空旷的山谷,空气动荡,心惊肉跳,这哪里在旅游,分明是在磨难!眼看前面绝路了,忽然,转个弯,就又是一番天地,又要爬云梯了。终于到了中腰的土地庙里,也就是刚才在石桥上看到的地方,贴着栏杆,我俯瞰山谷,那山谷狭小得像一条玉带,嵌在悬崖峭壁间,逶迤蛇行。而周边的山峰,层峦叠嶂,飞云点翠。

调整好心态后,我又上路。眼前还是走不完的凌云栈道,我一路攀登一路欣赏,竟渐渐产生出诗意来,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今天不是登险峰吗?险峰上是琼台,“琼台夜月”,是天台山百景之首啊,是仙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我怎能随意埋怨呢?这样想着,尽管悬崖一层层压将下来,我都挥挥衣袖,一扫而过,自己不是神仙,却也感受道骨仙风了。

终于,我爬上了琼台。

(四)

这是怎样的台地呀,真的名不副实!这里只有不规则的石块,地无三尺平。然而这里的确是琼台,有康有为的“琼台”“双阙”手迹为证。还有更多的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可辨认。在最顶端,有“观止”两字,作者为谁,看不清楚!

站在琼台上,真的视野开阔:脚下,万丈深壑,天风浩荡;周边,苍山走马,与我齐高。向谷外看去,那山岩像开了两扇门,迎接仙客,故名“双阙”。向谷内上眺,巍巍华顶,隐约在望。想象三五月明之夜,皓月当空,流泉丁冬,幽蓝的天空,飘下几个仙人,饮酒作诗,醉眼朦胧,那嫦娥仙子,轻舒长袖,翩翩起舞,清灵落寞。山朦胧,月朦胧,山相依,人仙拥,那缕缕月光,不正是温情脉脉的情感吗?

这是怎样的境界呢?你想达到吗?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d02fad601000ans4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